第九十一章吳憂聽封(2 / 3)

而未來要繼承王位的世子官服也為彩繡五爪行龍,分別位於前胸後背和兩肩。

親王和郡王之下不可

穿龍袍金鑲玉帶,隻可穿蟒袍白玉帶,這也說明了能被封為王爺是至高無上的榮耀,可與皇帝一樣穿龍袍,隻不過皇帝穿的龍袍是彩繡升龍和正龍共九條,龍袍也是金黃和明黃色,而王爺和郡王隻可穿土黃和暗黃,為了避免出現逾越,一般王爺們都會特製其它顏色的龍袍。

相對於皇帝的五爪升龍和正龍袍之外,王爺所穿的龍袍一般被稱為蟒袍,就好像蛟與龍的區別,而分辨龍袍等級最簡單的就是看龍是不是五爪龍,五爪則為真命天子,隻有皇帝可用,王爺則是四爪龍,五爪為龍,四爪為蟒,

禮部早在一月前就已經接到了聖旨,命禮部定製郡王龍袍兩套,提供了大致的尺寸,禮部幾天前就已經從皇城織造局取回了王爺龍袍,一套是銀白色,另一套是土黃色。

另外禮部又格外給少年也準備了一套衣服,沒有什麼特別的講究,就是幹淨得體,不過所用麵料也來自江南織造局,由皇城織造局縫製。

禮部的人在院子裏一直折騰到了半夜才走,吳憂總算是鬆了一口氣,本來想休息的,但少年說還是打坐比較解乏,而且龍九和胡司離也想要洗澡,讓少年和吳憂不許進房間,否則打斷腿。

小王爺又如何,小王爺也怕母老虎。

第二天天還沒亮,禮部來人讓小王爺更衣,準備進皇宮,皇帝要在朝會的時候召見而不是私下在禦書房召見,這是

有很大的區別的,在朝會上召見,就是向滿朝文武官員向整個天下宣布吳憂小王爺的身份,彰顯孝北王的榮耀與地位。

少年和吳憂共乘一頂八抬轎從禮部前大街轉向皇宮內城大門,路上看到其他參加朝會的官員都隻能走正門旁邊的小門,這也是按照官位品級走的,三品以下官員不可走正門。

到了內城門之後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但親王轎可入內城二裏,在皇宮大殿下的金水廊橋下轎。

禮部有人陪同少年和吳憂在金水橋前大殿台階的最下麵等候,要先等文武百官到齊了列成隊,再等朝會的鍾聲響了才可以進入皇宮大殿。

排隊也是按照官位品級,文官在左武官在右,文官一側排前最前麵的是六部尚書,其中排在首位的是吏部尚書高然,除了六部尚書,再之後就是中書省和門下省的官員。

武官一列排前最前麵的是輔國大將軍周戰,因為北蒼各邊境最近戰事連連,所以在朝武官並不太多,就隻是皇城中左右龍武將軍,左右神威將軍,另外還有禁衛軍統領。

文武百官顯然是都知道今日皇帝要召見新封的王爺,所以吳憂的一身白色龍袍就格外的顯眼。

雖然少年和吳憂並不是最早到的,但看到那一襲銀白色龍袍走來時,最前麵的文武大員都讓開了位置,這些官員們還沒有一個敢站在郡王前麵的。

另外有禦使糾查專門記錄來上朝會文武官

員的禮儀,有隨地吐痰者、大聲喧嘩者、儀容不整者皆記錄下來,要到朝會快結束時上交皇帝,由皇帝親自處理。

因為王爺可以不上朝會,位列三公的三大家族中也無人來朝,所以參加朝會的多數時候最大的官就是正二品上,而王爺的品級是正一品。

所有人都看到了那位牽著年幼王爺的年輕人,雖未穿官服,但一身出塵不凡的氣質和堅定的目光仍令人印象深刻。

文武百官陸續到齊之後,皇宮內響起鍾鼓齊鳴聲,從台階下可以看到有衛士和宮女撐傘蓋團扇從東西兩側進入大殿,有一人站於大殿台階之下高呼上朝入班,陪同少年和吳憂一起來的禮部官員小聲提示,讓郡王先行,然後其餘文武百官跟在後麵上台階入大殿,入了大殿之後依然是文官列左,武官站右。

進了皇宮大殿之後不可抬頭,要微微躬身看著地麵,不過少年和吳憂師徒二人才不管什麼皇宮禮儀,又因為離著皇帝禦座不到三丈遠,所以看得非常清楚。

坐在禦座上的人穿著明黃色龍袍,麵皮有些慘白,細長眉毛下一雙丹鳳眼微微眯起,頭上帶金冠珠冕,看起來就是個中年人的模樣,而實際上皇帝周起登上皇位時就已經是年近五十,如今至少有七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