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守衛識趣的走遠了一些,少年笑著向秦燕兒招了招手,說道:“燕兒,好久不見了。”
秦燕兒走到少年麵前,伸出手放在自己頭頂和少年比量了一下,調皮的說道:“鐵蛋兒哥哥,我還是沒有你長的高,自從你去了山裏,我們有三年多時間沒見過了,你變的好英俊好高大,鐵蛋兒哥哥,你覺得我有什麼變化沒有?”
少年把手按在秦燕兒的頭頂輕輕按了按,笑道:“你長大了,以前你是村子裏最好看的,現在你是北蒼皇城裏麵最好看的女孩子,不過我們的小燕兒好像還是瘦了些,別告訴我在提司府也吃不飽飯。”
“現在吃的飽飯
,不過還是喜歡鐵蛋兒哥哥烤的雪雞和魚,鐵蛋兒哥哥,我們到城外走走吧,因為你肯定不會喜歡提司府裏麵的。”
少年點了點頭,秦燕兒笑著挽住少年的胳膊,就像小時候一樣,那個時候少年不讀書,便整天村裏村外的跑,而公孫大聖和秦燕兒是陪伴少年最多的兩個人。
不過因為公孫大聖和秦燕兒水火不同爐,兩個小妮子向來不對頭,隻要有公孫大聖在,秦燕兒就一定不會出現,同樣,如果發現秦燕兒和少年在一起,公孫大聖就會氣乎乎的跑遠。
那個時候的秦燕兒經常吃不飽,和少年不一樣,少年是因為鐵匠不給做飯吃要靠自己出去找東西吃,而秦燕兒單純是因為家裏窮。
秦燕兒的爹是村裏出了名的懶漢,家裏全靠秦燕兒體弱多病的娘親給人縫縫補補賺一點點錢養家糊口,家裏有東西吃的時候都會被懶漢搶著吃光,秦燕兒和娘親隻能勉強活著,八九歲的年紀還沒有別人家五六歲的孩子長的高。
村子裏的人雖然都有同情心,但是同情歸同情,卻也幫不上什麼大忙,懶漢不但是懶,而且還是個無賴賭棍,幾次都差點把老婆孩子輸給隔著一道山的另一個村子的賭棍。
如果不是村長唐正風替懶漢還了幾次賭債,秦燕兒和娘親恐怕早就被賣到暗娼窯館了,那些一身臭汗滿嘴大黃牙的糙漢子花十枚銅錢就可以就可以任意蹂躪。
公
孫老頭有一次和少年閑聊的時候,說秦燕兒和少年一樣的可憐,一個攤上了酒鬼的爹,一個是賭棍的爹,半斤對八兩,懶漢還偏偏叫了一個秦奮,他可真是對的起他老子給他起的名。
兩個人一起走向城外的時候,所路過的地方隻要有人看到兩人都會遠遠的躲避開,少年苦笑著問秦燕兒,是不是所有的百姓都如此懼怕官府的人,秦燕兒告訴少年,說百姓就應該如此,如果百姓對當官的沒有敬畏感,那麼一個國家就無法控製百姓,如果百姓對官府沒有敬畏感,那麼就說明百姓心中不再相信官府。
少年無言以對,但是卻並不認同,認為秦燕兒在東辦提司府當差久了就有了官差的上位感,當年窮的幾年裏都隻能穿同一條褲子的小女孩已經在思想上有了巨大的改變。
在城北護城河外有一座涼亭,涼亭裏本來有幾個行人在歇腳,但看到有官差走近便讓出了涼亭,少年和秦燕兒並排坐到長條椅子上,雖然椅子很長,但是兩人坐的很近,秦燕兒依偎在少年身旁,把頭靠在了少年的肩膀上。
雖然已經幾年沒見過,但兩個人並沒有因此而生疏,反倒是多了些久別重逢後的溫馨,秦燕兒聲音輕柔的向少年訴說離開文古村的每一件事情。
少年的懷裏放著一個小布袋,裏麵是一個本命鎖和半枚銅錢,是秦燕兒離開村子之前讓赤練先生轉交的,
這半
枚銅錢裏麵有一個故事,那個時候少年九歲,秦燕兒七歲,那天是七月十五鬼節。
那一天村子裏的男人們都要去自家祖墳前祭奠祖先,按照村子裏的習俗上墳時除了要帶上紙蠟香燭之外,還要用一根竹杆挑起一枚銅錢插在墳前,祈禱先人庇佑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