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第五豪傑還放出話來,此次西涼與北蒼一戰,城衛軍的付出將按照軍中法令執行獎賞,以人頭換軍功,一個人頭一兩銀,而且隻要提五個西涼巡遊兵的腦袋就可以混個伍長當,所以城衛軍的戰力有了驚人的提升,很多平時喝大酒嫖娘們的糙漢子像是被打了雞血一樣,邊境各鎮除了開戰的前幾日損失巨大,之後西涼巡遊兵每到一處都會丟下十幾條屍體之後狼狽逃走,得不償失。
有趣的是這一次有很多地方的城衛軍校尉展現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指揮操作,比如尋仙鎮有一位叫陸大常的七品致果校尉,被征調到了北慶道折衝府轄內的順義鎮,距離落隱山脈隻有不到十裏,是整個邊境被巡遊兵襲擾次數最多的一個鎮,順
義鎮的城衛軍校尉就換了三次。
陸大常被征調到順義鎮之後並沒有布置什麼防線,隻是留下了老弱病殘在城裏修補城牆,不怕幹得慢,從三歲到八十歲隻要喘氣的都得去幹活,飯管飽。
然後陸大常就帶著八百城衛軍進了山,每五十人為一隊,在順義鎮外圍主動出擊去反截殺西涼巡遊兵。
西涼巡遊兵大多數都是佩戴弓弩,山裏麵的路本就很難走,騎著馬更不能大規模聚集,通常是分散進入邊境,然後在城鎮外圍集合再一起發起進攻,隻要衝進城鎮一輪弩箭射完之後就撤退,可是陸大常的城衛軍進了山隱蔽起來,西涼巡遊兵很難發現,即便發現受限於森林中的環境也無法施展出弓弩的最大威力。
所以陸大常可以在西涼巡遊兵集合之前各個擊破,常常是十幾個城衛軍圍殺一兩騎巡遊兵,西涼巡遊兵戰力再強也無法抵擋這種神出鬼沒的埋伏。
於是西涼巡遊兵便有了當集合時隻有三五名漏網之魚的情況,結局當然是一個沒剩被陸大常殺了個痛快。
當戰報送到第五豪傑軍案上的時候,第五豪傑笑出了眼淚,很快就頒布軍令,命各鎮城衛軍可尋機主動出擊,力求在落隱山脈之中形成一道穩固防線,讓西涼巡遊兵連城鎮大門都看不到,蒼蠅不盯無縫的蛋,第五豪傑還命令,戰時邊境所有城鎮百姓許進不許出,此舉也是為了防止有西涼諜
子刺探情報,也杜絕了有勾結西涼的北蒼人向西涼傳遞消息。
而征北軍在八荒郡方向的防線一直以為固若金湯,又有章尾山為後盾,西涼軍除了偶爾派出小股遊弩襲擊征北軍布置的崗哨之外沒有大的動作,倒是大將軍周玉主動出擊,以兩萬精銳突進到西涼邊境,與西涼二十萬大軍隔江對峙。
戰局基本上比較明朗,西涼國打算與征西軍展開正麵大戰,與以往數次西涼與北蒼大戰一樣,西涼意圖以落隱山脈為主要切入點,隻要打敗征西軍正麵大部,就可以進入北蒼大陸,並且以落隱山脈為屏障,進可揮師天都郡威脅北蒼皇城,退可迅速通過落隱山脈回到西涼。
麵對西涼國的步步緊逼,北蒼廟堂之上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輔國大將軍周戰主張調遣中都王皇甫秀率五萬大軍馳援征西軍,但兵部左侍郎卻認為中都王不可離開東海郡,因為隔著東海還有倭邦匪寇虎視眈眈,曆次北蒼不論與西涼還是萬古大戰,倭邦都會趁機跨海擾亂東海郡。
近數十年來倭邦厲兵秣馬發展十分迅速,西涼此次敢於大舉冒犯很有可能也是與倭邦有了勾結,不排除到時候北蒼四條戰線同時開戰的不利局麵。
兵部左侍郎孫天祿認為征西軍戰力天下無敵,雖然隻有十三萬大軍,但是對上西涼國二十萬大軍仍有七分勝算,這一點從大將軍治下的小小城衛軍的戰力就
可看出。
中書省提議由兵部推薦一位領兵大將,然後征兵五萬,經過半年的訓練之後成為後備力量,如果征西軍戰事吃緊,就讓後備軍補充到征西軍,如果征西軍打敗西涼軍,那麼這五萬後備軍就可以成為征西軍反攻西涼的主力。
兵部左侍郎孫天祿提出北蒼帝國如今人才濟濟,新封的駙馬蘇鐵蛋武道境界放眼整個大陸也是無人出其右,可讓駙馬出任武衛大將軍,定可戰無不勝。
但中書省和尚書省都認為讓駙馬領兵不可行,因為駙馬雖然武力超強,又是文武全才,對兵家布陣應該也有涉獵,但畢竟年幼,和驪珠公主還沒有正式成婚,若此時就出任大將軍多有不妥。
中書令夏知禮提出,上柱國蘇別正好賦閑在家,可由上柱國親自征兵,天下勇士必踴躍報名,以上柱國大人在北蒼的聲望和能力,以一個可頂百萬兵,同時可讓左龍武將軍獨孤正英出任副將。
最終皇帝周起同意了中書令大人的建議,請上柱國蘇別出山,另外上柱國的老搭檔獨孤正英雖然也已經年邁,但有九子都曾經在那一場決定北蒼與萬古大陸命運的大戰之中有過耀眼的表現,此次獨孤家族事隔數十年再次披掛上陣,真可謂是令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