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殺準聖(1 / 2)

看著上方的刀氣,少年無比的震撼,入微境高手就有如此威力,這一刀若是推向一城的城門,那麼怕是城門也會被刀氣摧毀成一片廢墟,這樣的武道高手若是有十人便可輕鬆滅掉身後的滿林城。

謝林玉作為百戰不殆的老油條,當然看得出局勢已經對他不利,施琅無論如何都要護住腳下竹子並且不離開,那麼一定就是已經知道了什麼,那麼再想以毒陣滅殺入微境巔峰高手就已經不可能了,所以謝林玉刹那間就已經有了決斷,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三十六計顛兒為上計!

但想跑也沒有那麼容易,謝林玉後退,刀氣勢頭還未減,仍然撲向謝林玉,謝林玉跑得再快也不可能比刀氣快,生死就在一線間。

但謝林玉顯然逃命也是個行家,來不及收回針劍,隻能雙掌連拍數下,將全身真氣盡數拍到身前,但以他的真氣力量如何與施琅相比。

強與弱的對比就是弱的一方會被震飛出去,而這也正是謝林玉的本意,借你之力成我之事。

謝林玉的身體被震飛出去之後頓時與施琅有了五六丈的距離,謝林玉也得以再次以飛絲拉住側方一根毛竹橫移,總算躲開了施琅那一刀,雖然躲過去了,但是強大的刀氣和真氣的鼓蕩卻讓謝林玉受傷不輕。

施琅的刀可以收回,但是刀氣卻不能,便見滾滾刀氣向前開拓出丈餘寬數十丈長的一條大溝,前方竹林被

毀壞的丁點不剩,漫天飛舞著竹子的碎片和竹葉。

雖然躲過了致命的刀氣,謝林玉剩下的真氣卻也隻夠他逃命所用了,而且不逃也不行,因為謝林玉所穿衣服已經被施琅的刀氣切割得破成碎片與漫天的竹葉一起飛舞了,所以他現在是身無寸縷,光著身子成何體統。

施琅見謝林玉試圖逃走也沒有去追的念頭,謝林玉這一戰已受重傷,刀氣入體會極大的損傷經脈和丹田,沒有大半年的時間謝林玉也無法恢複實力。

謝林玉如流星入夜一般一閃而逝,施琅收刀之後低頭沉思了片刻,然後轉頭看向竹林另一側的下方。

動手之前,施琅剛到之時他注意到少年牽驢在竹林下方,一位瘦弱的姑娘騎在驢上,但此時牽驢的少年已經不見了。

施琅皺了皺眉,這一戰他自知贏得僥幸,若不是剛剛他剛站穩時看到了竹梢上有一道符上寫著下方有毒陣,那麼他一定會選擇與謝林玉在地麵一戰,畢竟他的無雙刀隻有在地麵上才能發揮出十成的威力。

他無法確定那張符籙是不是牽驢少年所留,不過敢於在兩位武道入微境高手比試之時在近距離砥礪武道境界,那個年輕少年郎顯然非池中之物。

將那一張符籙收起,施琅身形一晃,數個呼吸之後已經離開竹林,向著火真郡方向而去。

蘇顯仙牽驢離開竹林是在施琅那一刀推出之時,當時刀氣席卷上空,但下方

卻完全不受影響,少年便牽著驢繞過毒陣走了過去,但繞過毒陣之後卻不著痕跡地在身後毒陣之中扔下數張血紅符籙。

敕封陰鬼阻路符,這種符籙會在布置的地方形成一堵看不見的牆,任何人走到這裏的時候都無法穿過,會在原地來回繞圈而不過,也就是傳說中的鬼打牆。

走出竹林之後便是向著尋仙鎮的方向而去,與以往都不同,蘇顯仙現在不怕往人多的地方去,越是人多的地方越好,江湖,真的很有趣。

施琅的橫刀斬對蘇顯仙有很大的啟發,醞釀刀意是從九轉幻刀之中所學,為了幫助陸小寶練刀,所以少年對此也很用了一些心思。

九轉幻刀是以刀蓄意,每一次身體的轉動都會疊加刀意,當九轉之後刀意達到頂點發可以用出毀天滅地的一刀。

可施琅的刀不一樣,施琅是以浩然正氣積攢刀氣,以層層疊疊的刀氣來充實自身的刀意,無論出刀與否,施琅的刀意都能讓對手感覺到。

在妖皇頂的時候,少年看過一些刀法的秘籍,練刀者大多數都是力量不虧,不論是長刀還是短刀都需要自身力量的配合,雖然達到武道一境就有千鈞之力,但是與對手生死相殺之時浪費太多的力氣在揮動武器顯然並不是上乘的。

練刀也分有境界之分,能將一種上乘刀法練至巔峰,就可稱為刀客,若是能在此基礎上感悟出刀氣和刀意,便可稱刀聖了,

當然還會傳說中的刀中至尊,一刀斬仙人,隻有傳說之中才有。

施琅便可以稱為刀聖,在施琅這種年紀成為入微境高手同時又是刀聖,武道排名第五十已經算低了。

這一天天快黑時,蘇顯仙和驪珠公主把驢拴在路邊的一棵樹上,蘇顯仙給驪珠在幹黃的草地裏鋪了塊毯子,準備了一些吃食讓驪珠公主喂飽肚子。

少年不餓,但仍從錦囊中取了雲水釀,給自己和驪珠各倒了一碗,驪珠公主得知此酒可延年益壽提升武道修為之後便毫不猶豫的一口喝光,嗆得直咳嗽,但卻抹了抹嘴一臉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