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典四十六年初冬,驪珠上了雷池山的第二天,蘇顯仙又一次騎鶴下山,這一天雷池山上下了這一年冬天的第一場雪,從早上一直下到了晚上。
仙魔台上白雪皚皚,在山洞洞口賞雪的驪珠,涼棚裏的蔥白大叫驢,瀑布下水池裏被起名瓜娃子的蛤蟆組成了仙魔台上如畫卷般的美景。
雪停了之後,和火真郡別的地方不一樣的是,仙魔台上的雪會存很久,驪珠獨自掃雪,之後在雷池山四處轉了轉,回來的時候背了一大捆竹子,在仙魔台的邊緣圍了一圈柵欄,隻留了一個空處以便她閑暇時坐在那裏。
蔥白大叫驢到了仙魔台上就沒有任何用處了,雷池山也沒有哪條小路可以騎驢而行,但驪珠騎著這頭驢走了很遠的路,已經有了些感情,不然依少年的意思是要殺了驢,驢肉做成肉幹可以吃很久,但驪珠不舍得,好歹是個會喘氣的活動,在仙魔台上也是個伴兒。
蘇顯仙離開之前給驪珠留下了足夠的筆墨紙硯,朱砂也留下了很多,雷池山上有竹林,雖然紫竹很難得一見,但普通竹子做成竹牌寫上符籙也不錯。
驪珠像是即將枯萎死去的樹苗得到了滋養煥發了新的生命,她不再像以前那樣除了看書無事可做,她現在有了很多的計劃,她要把自己的家打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少年蘇顯仙在離開雷池山仙魔台之前怎麼也沒有想到,兩年後下山的
驪珠將會讓整個天下目瞪口呆。
蘇顯仙騎仙鶴過雷池山直奔火真郡南林道折衝府,考慮到騎著仙鶴招搖過市可能會引起諸多不便,所以在飛了一天一夜之後開始在無人的山穀或者野外休息,之後便隻在夜晚才趕路。
到達南林道折衝府的這一天,少年並沒有選擇先去折衝府報到,因為不確定大將軍會在何處,所以打算先去邊境另一邊的西涼瞧上一瞧。
因為對邊境的地理不太熟悉,這一天夜裏在已經飛過邊境之後小墨又整整的飛行了一夜,這一夜,小墨帶著蘇顯仙直入西涼境內一千餘裏,在冬至這一天到達了一個西涼名叫姑墨的小城野外。
西涼臨近火真郡的很多地方都曾經被北蒼短暫地占領過,所以在生活習慣和民風民俗上與火真郡有許多相像之處。
小墨在天亮之前順原路返回,孤身一人的蘇顯仙從錦囊中找到了西涼人的服飾,穿好之後步行走向那座在夜幕之中看起來有些死氣沉沉的姑墨城。
姑墨城沒有夜禁,城門也無人看守,清晨時少年進入姑墨城,發現城中行人稀少,早就聽說西涼人不習慣早起,因為這裏的人喜歡在夜裏活動,這和西涼的天氣和環境有關。
西涼的晝夜溫差極大,白天的時候太陽毒得像是馬蜂屁股上的針,雖然已經入冬,但依然如此,但是到了晚上日落之後,不穿上厚厚的裘皮大衣和厚厚的貂皮帽就無
法抵禦刺骨的寒冷。
少年蘇顯仙現在看起來和西涼人沒有什麼區別,在城中轉了一圈之後總算找到了一家李記客棧,是因為有人結了店錢要出城所以夥計才開了門,一大早的就有客人,這在李記客棧是很少見的事情。
夥計叫李速,土生土長的姑墨人,從出生到現在沒有離開過姑墨城,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城外的一片樹林。
李記客棧的掌櫃當然是姓李,是夥計李速的親叔叔,李速六歲時死了爹,之後便在叔叔的客棧裏幫忙,雖然說坐井觀天,但李速的見識並不算少,客棧裏有形形色色的人,李速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姑墨城中就隻有一家客棧,所以客棧的生意還算是不錯,很多來往於邊境兩端的商人在穿過邊境之後的第一站就是姑墨城。
邊境的戰事越是吃緊,那些鋌而走險的商人就越是忙碌,富貴險中求,隻有敢於把命當成本錢的人才有資格發家致富。
不論兩國打成什麼樣,老百姓的生活要繼續,西涼需要北蒼的新鮮水果和蔬菜,北蒼也需要西涼的牛羊和各種皮草。
夥計李速的眼光很是毒辣,一般的客人隻要一打眼就能被他看出底細,他覺得一大早來住店的這位年輕公子不像是一位商人,因為邊境上的商人都是成群結隊,隊伍中至少會有一兩個武道高手護衛。
年輕公子哥看起來更像是西涼那些世家大族中來邊境曆練的後輩
,特別是在邊境有戰事的時候,西涼的世家大族就會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西涼之所以兵家馬壯,這和西涼王室的製度有關,西涼國最早是遊牧民族,每一個族群由一位族長統治,各個大族之間會因為爭奪牧場發生爭鬥,漸漸地就形成了如今這種生活在馬背上的彪悍民風。
西涼多草原,統治著這個草原的主子就是當初從無數個大族中的爭鬥脫穎而出並且延續了數百年的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