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蒼皇室已經連發十幾道聖旨命令皇甫秀抽調三萬大軍向西協防征西軍,而征西軍則可以調動精銳往北線與征北軍合圍西涼來犯之敵。
可是皇甫秀視聖旨為廢紙,每次給出的回應都是中都郡兵力有限,因為大部分的兵力要防止倭國賊子借機來犯,雖然倭國現下正在以大兵攻打與北蒼隻有一江之隔的新澤,但若是倭國真的征服新澤,那麼下一個目標必然就是北蒼。
西涼端陽城外的周阿山,蘇顯仙本打算在明洞觀閉關半月後便進端陽城挑戰於青苔,但是將要進城之前從外出返回的道士口中得知,於青苔已經於幾天前隨一支三千人的護衛軍出發去了邊境。
無奈之下蘇顯仙隻好繼續留在明
洞觀,好在與明洞觀主持事務的無元道士很聊的來,每日除了修行之外便抽空與無元閑聊,日子過的很充實。
周阿山山頂多了一間小小的茅草屋,小姑娘楚荷的氣色好了許多,可惜的是蘇顯仙再也沒有上過山頂,否則他就會看到那個背著布娃娃的小姑娘竟然學會了九轉幻刀,而且可以轉身五次!
北蒼曆永典四十六年的最後一天,除夕這一天中午,明洞觀除了觀主李天齊還未出關,出門遊曆的道士們大多數都回了道觀。
雖然西涼人不過除夕,但是明洞觀中的道士有大半都是北蒼人氏,皆是從北蒼投奔李天齊而來,所以道觀內還是有了過年的氣氛。
明洞觀從臘月二十七這一天開始放假,所有道士不用做功課,除夕這一天下午於山門外擺設香案,按照規矩是要,供奉明洞觀羽化的先師牌位,可明洞觀是新建道觀,第一任觀主是李天齊,所以供奉的便也是章尾山老祖蘇顯仙和上一任宗主李道歸。
道士們召請先師,監院拈香攝召,經師引道後捧牌位回祖堂安位,是為請羽化先師回觀過年,晚飯之後道士們互相辭歲,蘇顯仙因為在明洞觀過年,便給道觀中的每一次道士都發放了喜錢,幾位監院皆得到了二兩銀子的巨額喜錢,普通的小道們也都得到了一兩銀子。
其實住在明洞觀清修的居士不是隻有蘇顯仙一個,其實道觀並沒有明文規
定一定要借宿的居士一定得掏些銀子,隨心而為,若真方便隻需要在功德箱中投些銅錢就可以,多少並不介意。
但出家人不愛錢,可越多越好,如蘇顯仙這樣的清修居士自然得到了道觀大大小小道士們的喜愛。
道觀中大小道士都很喜歡住在後院的那個年輕小居士,臉上總是帶著淡淡的笑容,因為會寫符籙,道觀過年時便寫了很多喜符貼在道觀各處。
過了年之後,道觀中很多道士又下山了,連之前負責接待侍奉的靜心小道士也下了山,之後的每一天都是由無元道士親自給蘇顯仙送去每日飲食和所需物品,每次到了蘇顯仙客房都會閑聊上小半個時辰。
蘇顯仙第一次在遠離故土的異國它鄉過年,心情說不上好壞,但是想起在文古村過年的場景就很是想念那裏的人。
文古村雖然小,鐵匠鋪的鐵匠雖然從不張羅過年,但那個時候的少年一個人卻也能折騰出過年的氣氛出來。
那個時候少年還不識字,便隻能請寫字極好的公孫老頭寫四副春聯,院子門口貼一副,院子裏的三間房門也都貼上。
盡管每一次過年的時候都有村子裏人來邀請少年,但少年從來不去任何村民家裏過年,哪怕是村長或者陸大財親自去請也不會去,少年覺得如果隻是覺得如果不是在自己的家裏就不自在,陸小寶家裏的年夜飯有二十幾個菜呢,可是少年覺得就算去了
也吃的不香。
永典四十七年正月十五,西涼下了一場大雪,大雪過後整個周阿山一片白茫茫,蘇顯仙清晨時天未亮便拎著掃把在山門外掃雪。
在周阿山山頂的楚荷這一天終於下了平台,因為小小的茅草屋被積雪壓塌了,楚荷身上的衣服單薄實在是挨不下去了,於是正在掃雪的蘇顯仙但看到一個又瘦又小的身影背著一身的雪花可憐巴巴的走向明洞觀山門。
蘇顯仙並沒有因為看到背著布娃娃的小姑娘而震驚,隻是扔下了手中的掃把拉住了小姑娘凍的冰涼的小手。
小姑娘的手輕輕向回抽了一下,在沒有掙脫之後也就放棄了抵抗,被蘇顯仙一直領回了客房。
因為擔心蘇小居士這個從南方來的年輕人受不了北方的寒冷,無元道士在客房裏放了兩個火盆,甚至還有一個暖手小爐。
屋子裏很熱,楚荷身上的雪花很快融化,身體暖和過來之後,楚何開始在火盆前烤她的布娃娃,屋子裏便升騰起熱氣,蘇顯仙始終帶著笑容看著楚荷,兩個人都沒說過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