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顯仙從金雕腿上的鐵皮管子裏麵取出了一張卷成筒的紙條,然後通過符籙的力量以意念向金雕傳達了指令,金雕便撲騰著雙翼飛向了空中,轉瞬間不見了身影。
蘇顯仙回到屋內打開紙條,粗略的掃了一眼發現不是一個人的筆跡,前麵的筆跡娟秀而又工整,蘇顯仙一看便知是胡司離的筆跡,而後麵的字跡就有些龍飛鳳舞,可以看出寫信之人當時應該非常的激動。
那自然就是公孫大聖的筆跡,蘇顯仙再熟悉不過了。
其實論起文古村眾位小夥伴的書法,公孫大聖反倒是最好的,因為自小就和公孫兵衣那位讀書人在一起,所以自然有了公孫兵衣的真傳。
然後就是唐子倫和胡司離,而陸小寶就要差上許多了,當初赤練先生就說陸小寶寫的字像是蚯蚓爬出來的。
至於蘇顯仙,書法自有特殊的風格,蘇顯仙仍記得赤練先生曾經說過,書法境
界的盡頭就是寫符。
蘇顯仙寫的信就是讓金雕送到南林道的,至於會是誰收到他也不知道,完全沒有想到胡司離和公孫大聖竟然都在。
胡司離大致說了一些南林道的近況,大將軍第五豪傑去了一趟北線,在北線與征北軍大將軍和鎮王殿下周列進行了一次軍事會議,然後便馬不停蹄的回到了火真郡杏花道。
陸小寶成了整個北蒼曆史上最年輕的折衝校尉,而且還是統領兵卒最多的杏花道,原本的杏花道折衝將軍楊定成則和陸小寶對換了職位,擔任督戰官,成了陸小寶的智囊參謀。
西關道折衝將軍蘇顯瀾的軍事才能逐漸顯現出來,多次軍事行動皆取得巨大戰果,北蒼皇城兵部如果不是擔心臨陣換將會導致軍心不穩,本有意將蘇顯瀾調回兵部培養,至少會有一個從五品的官帽子。
最終導致蘇顯瀾不能回到北蒼皇城的是因為上柱國在朝會上時說的一句話,當時是兵部左侍郎孫天祿提出兵部如今後繼無人,年輕一輩中軍事才能可以與第五豪傑或者周玉相比的人沒有一個,而蘇顯瀾無疑是近些年來唯一發現的好苗子。
所以孫天祿提議調蘇顯瀾回兵部任職,可以先暫時管理一下皇城兵馬司,太子周尚本來已經打算同意,但是上柱國卻說,蘇家兒郎不做太平官,蘇家隻要褲襠裏有鳥的而且年紀夠大的必須上戰場殺敵。
至於火真郡轄境內的
其他折衝府,因為夏天已經到了,西涼大軍雲集邊境的大軍已經蠢蠢欲動,雙方大小規模的試探時有發生,攻城戰也已經發生過很多次,北蒼方麵暫時失去了十幾個城鎮,不過西關道方向蘇顯瀾已經將邊境線向西推進了一百餘裏。
胡司離說的都是雙方戰事和蘇顯仙比較關心的一些事情,而公孫大聖就不一樣了。
公孫大聖先是在信中埋怨蘇顯仙沒有等她,而且還一個人偷跑到西涼,如果蘇顯仙兩個月之內不返回南林道折衝府,那麼她就也要殺到西涼來。
公孫大聖還提到了妖皇頂,說把徒弟果雲留在了那裏。
蘇顯仙看到這個消息之後啞然失笑,果雲公主嚴格意義上來講也算是他的徒弟,因為已經收了皇帝的束脩,果雲也向他行了拜師禮,他送了果雲淬體丹。
而且公孫大聖把果雲公主也給帶出了北蒼皇宮,這倒是讓蘇顯仙有點意外,皇帝周起在打什麼主意?
還有一個消息比較有意思,他的寶貝徒弟吳憂在火真郡都護府晉升到了武道二境,代價是最近他在火真郡的藥鋪幾乎並不盈利。
不到十歲的武道二境強者,雖然隻是初入武道二境,但這種天賦和巨大的潛力如果被外界得知也會震動整個武道江湖。
蘇顯仙看完信之後就燒掉了,然後又寫了一封信,這一次他讓金雕去雷池山,他有點想念那個背負著特殊氣運的驪珠公主。
在鴨頭
鎮千戶府停留了十幾天,在又一次的開倉放糧之後,蘇顯仙和楚荷便徹底的信任了解家兩兄弟,終於可以放心的離開。
楚荷要去百裏荷塘。
反正北蒼東辦提司府要重新派人到鴨頭鎮需要時間,蘇顯仙正好可以先陪楚荷去看荷花,然後再返回鴨頭鎮,從鴨頭鎮出發去念悲寺。
蘇顯仙以為百裏荷塘就是一個地名,或者是有一個池塘,裏麵有一些荷花,但是從鴨頭鎮出發一連走了十天之後,蘇顯仙真的見到了百裏荷塘,說百裏有些誇張,達到百裏還是塘嗎,大江大河也不一定有那麼長。
之所以被稱為百裏荷塘,是因為這是一條寬隻有十幾丈的人工河道,是當年為了漕運而開鑿,從萬古大陸皇城開始途經幾十城,也因為有這條百裏運河盤活了萬古大陸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