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破戒了(1 / 2)

那個叫如一的小和尚說道:“太上師叔祖說他沒有悟到禪肯定是謙虛的說法,靜禪,你天資太愚鈍,這輩子也參不到禪,我覺得白天那位香客說得對,你長得這麼好看,完全可以到外麵給有錢人家當個書童,多讀些書當官也好啊。”

那靜禪麵有怒容道:“如一!好大膽,不是說好了有人的時候你不許叫我的名字的嗎!你要叫我師叔祖才行!不然被外人告訴了你師祖,那你師傅的屁股就要挨板子,然後你的屁股也輕鬆不了!”

如一頓時氣勢一弱,轉向蘇顯仙一臉不情願地請求道:“施主,你可不可以不要把這件事情說出去?”

蘇顯仙認真的點了點頭,說道:“他入寺八年,想必是一出生就已經在寺裏麵了,而你入寺時間短,輩分低,那就要多和人家學習才對,不過你說他天資愚鈍可是大錯特錯了,他呀,以後會很厲害,你當然也不會太差,就看你以後能不能守住本心了。”

兩個小和尚你看我,我看你,兩個人皆是麵露喜色,但又有些半信半疑。

其實蘇顯仙是根據兩個人顯示出的氣運做的判斷,那個叫靜禪的小和尚氣運之強堪比自己的徒弟吳憂,顯然未來會有很大機緣。

如一的氣運也不差,但是氣運和氣運又有不同,比如吳憂的氣運,就是那種強橫而又霸道的王者之氣,在端陽城外蘇顯仙遇到的韓寶鼎是一往無前的正道滄

桑,而蘇顯仙自己則是中正平和的中庸之氣。

還有皇帝周起身上那種越來越衰敗的帝王之氣,驪珠公主在離開皇宮之前身上的煞氣,廟堂上一些老臣們身上的死氣,而靜禪身上則是百轉千回的武道氣運。

靜禪未來一定會成為武道江湖中的頂尖強者,而如一小和尚未來很可能成為作惡多端的魔僧。

當然這隻是蘇顯仙一時的判斷,一個人的氣運會因為某一些機緣發生改變,就像驪珠那樣,驪珠身上厄運已經消除散盡,取而代之的則是龍族氣運,之所以會有這種轉變,一方麵是因為她本身就是皇子龍孫,另一方麵大概就是因為蘇顯仙了,因為在雷池山那一夜,蘇顯仙給她的太多了。

兩個小和尚發現這個在藏經閣頂樓上喝酒的年輕哥哥很好說話,脾氣很好,總是笑眯眯的,所以很快就熱絡熟悉了起來。

也不用蘇顯仙怎麼問,兩個小和尚就竹筒倒豆子一樣把各自的事情都說了出來。

靜禪在念悲寺同齡人之中算是輩分比較大的,他能出家當和尚是因為他一出生就是在寺裏麵,而且就出生在藏經閣,但是是誰把他生在這裏,又或者是說是誰把他放到藏經閣就沒有人知道了。

第一個發現包在繈褓中的孩子的人是藏經閣的閣主,也是念悲寺的十位護寺長老之一,祖玄大師。

所以藏經閣就是靜禪的家,整個念悲寺就是他的家鄉,這裏的人都

是他的家人,靜禪雖然在念悲寺長大,但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天王殿,連念悲寺的山門都沒有出去過。

因為靜禪的師傅祖玄大師說過,除非靜禪把藏經閣的所有佛法經書和功法秘籍全都看完了才可以出寺。

靜禪從三歲開始讀書,用了五年多的時間還沒有讀完藏經閣第一層的書,因為藏經閣裏麵就屬第一層空間最大,藏書也最多,這一層的書籍幾乎和上邊所有層的書數量差不多。

雖然何時能讀完書不知道,但是靜禪讀過的書是尋常讀書人一輩子也讀不完的,而讀書給他帶來的成就也很大,剛剛九歲的他就已經是念悲寺九十九堂之中講經堂的堂主了,寺裏麵很多輩分很大資曆很老的和尚也都要在堂下端坐聽著他來講佛法經書。

在念悲寺,輩分重要,但資曆更重要,所以靜禪雖然小,但是在念悲寺卻聲望極高,尤其受到那些八九十歲老僧們的推崇。

主持方丈無戒大師曾經說過,當今佛門唯靜禪一人是禪而不知禪,而芸芸眾生皆聽禪,悟禪而不得禪。

名字叫如一的小和尚則是被家人送進念悲寺,和寺裏其他是因為在家裏吃不飽飯才來念悲寺念經的小和尚們不一樣,如一家境好得一塌糊塗。

當然在說起如一家境的時候,靜禪總是會插嘴說上那麼一兩句,說如一肯定是在吹牛,說就算如一家裏真的是大財主,但也不可能房屋有幾千

間的,家裏仆役和丫鬟就有七百八,每天吃飯的時候隻是把桌子上每樣菜吃那麼一小口都會撐得不行。

但是如一小和尚總是麵紅耳赤地爭辯著,說自家的房子真的很多,他沒來寺裏的時候,他住的房子一推開窗戶就能看到萬古皇城的皇宮正殿,別說靜禪不信,連蘇顯仙也開始有點不信了。

三個人在樓頂看完了夕陽西下,如一因為是戒律堂的,戒律堂每天入夜之後有功課要做,所以如一小和尚就先行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