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子初覺得耀華二中的教學還是很嚴格的,畢竟能讓一個初一的學生感到壓力山大也是個不常見的事情,不過也可能是因為班裏的同學都太厲害,這個年紀的孩子還是會用小學三年級的方式攀比的,隻不過現在多了成績。那些年沒有找到合適的形容詞,現在想來,大概就是“內卷”。但轉到三組後,可能是組員們都很開朗,也沒有羅小媛那樣的“大神”,她覺得自己好像輕鬆不少,每天來學校,說說笑笑、開開心心一天也就過去了。

她開始期待每天上學的生活了。

……

初二的春天,天氣剛剛回溫,北方還是會下一兩場大雪,雖說留不下什麼積雪,但總能給剛剛有點起色的溫度一個重拳出擊。

10班的英語老師和班主任一樣,也是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但她們倆的風格卻能稱得上是天差地別。班主任主打關愛式鼓勵教育,英語老師則選擇了“嚴師出高徒”。也可能因為這個地方還是有些偏僻,那幾年英語教育才被重視起來,所以很多剛上初一的學生英語水平不過是26個字母,這麼下來英語老師的確需要花些功夫。所以她研究了一套自己的教學方式——每次早自習聽寫加背誦,然後不過的由英語小組長利用課下時間進行督促,完成後彙報給老師,老師再抽時間抽查,組員沒完成,組長按包庇一起處置。

這個方案並不新穎,禾子初覺得它像是把數學老師的方案在提交的前夕打劫過來,然後把它的性別從男換成女,又給其化了妝——畢竟數學老師的任務完成不了就是買一堆棒棒糖交上去,但英語老師會直接拿起塑料管。比起拿錢,還是挨打吧。在被老師欽點為組長後,她想吐槽的心愈演愈烈。這要是放以前,她一定高高興興上任,但現在不是有個陸青羽嘛。禾子初長出一口氣,拿起英語書,向樓下操場衝去。

下節課剛好是體育,班裏已經沒剩下幾個人了。中學時代的人們好像一天有很多時間,沒有手機的幹預,學生們在學校規定好的時間匡裏完成一天的任務,然後由睡前的一個小時休閑娛樂結束一天的生活。要說那時最開心的,應該就是學校某些活動時偷來的一點點圍圈閑聊或遊戲的時間,甚至是多年後感覺無絲毫趣味的視頻,當時課上看老師放映也是打起精神看得格外認真。

等她下去,操場上已然一派歡鬧景象。10班和7班同學們自行組織的籃球賽已經開始,賽手們在場地中間激烈比拚,旁邊是一團一團圍坐著聊八卦或玩遊戲的同學。禾子初其實沒看懂過籃球賽,也不太懂為什麼會有很多人能看懂這些,她隻是覺得賽場裏的少年跑起來的樣子還是有幾分帥氣。寒風吹在少年臉上將他的臉凍的紅紅的,本人卻沒在意這些,跑,轉身,投籃,肆意的笑容在他臉上綻放開來,那人抬起手臂和旁邊的隊友碰了碰,又投入其中。哦!臉紅也可能是跑起來熱的吧。

看他們都已經結束,禾子初拿著英語書走過去,“陸青羽!你今早聽寫還沒過呢,課文也沒背,我下午就要彙報上去了。”

陸青羽擰緊杯蓋,視線在移到來人手中的英語書時,笑意蕩然無存“我我我還有下半場,等會兒打完了我去找你。”說著起身就要跑走,“哇!某些人又要被抓走了,沒見你反抗過呀”旁邊的嚴亮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樣子,身邊揚起同學們打趣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