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青嶽在原州休整後,很快便和蠻族士卒交上手。激戰過後,成功奪取了一座原州的城池。同時發出號召,一時間大量滯留在原州的大楚百姓,在向其所在的城池靠攏。原州的蠻族瞬間炸鍋,大批蠻族士卒開始集結。此事也是許久之後才發生的事情,暫且不提。
蠻族祭司史和前代王朝的曆史中,都有大量蠻族來曆的記載,基本上差不多。蠻族原本是生存在環境良好的地底世界。所以,蠻族稱大陸中南域的人為地上人。中南域的人見地底世界的人嗜血野蠻,便稱其為蠻族。
隻因幾萬年前地底世界徹底毀滅,而兩個世界的連接出口又大陸極北域。由於大陸極北域極其惡劣,最多的便是永久冰封的土地,此前根本沒人在此生存。當蠻族出現在地麵上時,人口銳減,隻能勉強延續,待在大陸極北域生存喘息。
不過,蠻族的祭司史記載是由於地上人,才導致地底世界毀滅。蠻族來自地底應該是真的。但是不是因地上人的原因才毀滅的地底世界。又是怎樣毀滅的,卻是無從考察證實,皆是潦草一筆帶過。也許是地殼運動,導致地底世界毀滅的也說不定。
但蠻族相信是地上人毀滅的地底世界,到達大陸極北域,用萬年時間抵抗惡劣環境艱難立足。在稍微恢複些許元氣後,第一件便是南下進攻大陸中南域。想要占據環境更加適宜的大陸中南部地域生存。
蠻族普遍的信念乃是實力至上,其戰力容不得絲毫小覷。蠻族生存在環境惡劣無比的大陸極北域。文明也遠遠落後於大陸中南域的曆代王朝,為了生存下去,茹毛飲血的行為並不少見。惡劣的環境無法承載更多的人口。因此蠻族的人口不足占據大陸中南域大楚的五分之二。
蠻族外貌也與中南域人有明顯的差異。蠻族發色和瞳孔色各異,女性蠻族人的皮膚白淨,多是長相妖嬈充滿野性。男性蠻族人皮膚則是明顯的棕色,看起來蠻橫凶狠。與中南域生活的人都是黑色頭發、黃色皮膚,與吳源原來世界的人相同。
但惡劣的環境,使蠻族士卒的戰力普遍比大楚的士兵更加強悍。體格比中南域的人更高更壯,蠻族的人在經過修煉後,蠻族則稱這些人為戰士。若論生死搏殺,大楚的武者也未必能將其戰勝。
蠻族士卒的戰鬥技能多與求生和殺戮相關,身體的各個部位都能當做殺人的武器,出手也遠比大楚士兵果斷。
曆代王朝都不得不全力以赴,方可抵禦其入侵。盡管如此,數千年的戰爭裏,中南域的曆代王朝有多次被蠻族打的大敗。無數的勢力、偏安小國、王朝帝國都因蠻族直接或間接的導致的滅亡。
大陸中南域戰敗最慘烈的一次。蠻族攻占了中州及其以北的全部地域,大陸的中部盡數歸於蠻族之手,時間長達近千年。在被噬血蠻族占據的近千年的時間裏,當時生活在這些地域的王朝百姓,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甚至一度被視作豬羊,當做蠻族的肉食來源。
待到新生的王朝凝聚大陸南部全部的力量,才得以收複這些地域,再次統一整個大陸的中域、南域。剛收複時,生活在中域的王朝百姓,僅剩此前人口的十之一二。盡是躲在山野荒域,苟延殘喘才得以僥幸存活,文明都已經出現了斷代。此後經過三千年的努力經營繁衍,中州及其以北的地域,才重新恢複了以往的繁榮生機,其中耗費的代價無法想象。
此後的王朝無論是否真的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刻。鎮守蠻族的邊防兵皆是能不動就不動。少數幾個改朝換代的時刻,調動了鎮守蠻族的邊防兵。都讓蠻族一度占據了北方的數個州郡,使蠻族得以迅速繁衍,人口激增,實力大漲。生活在這些地方的百姓,再次遭受了無數慘劇,雙方仇恨化解的可能,已經是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