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有一線希望,忙對小兵說道:“那速請先生進來,與淩將軍醫治。”
不多時,兵卒後麵跟著一人,童顏白發,飄飄然有出塵之姿。我見到也顧不上問他姓名,急道:“聽聞先生有妙方可醫治淩將軍,請速醫治。”
來人上前看了看,於箱中取出一丸藥,給淩統吃下。接著又查看了下傷處,取出一瓶粉輕倒於傷處。完了回過頭來對我說道:“吳王,每日以此藥塗之,少時一月,便可痊愈。”
我見淩統性命得保,問道:“適才擔心愛將傷勢,尚未問及先生姓名。先生勿怪,未之先生由何而來?”
來人見我問及姓名,坦然說道:“吾姓華名佗,字元化。乃沛國譙郡人,遊藝江東,偶過彭城,聽聞淩將軍傷重,故前來相視。”
我一聽是華佗,有心留他下來。對他一拜說道:“原來是華先生,孤王方才失禮了。”
華佗一聽我認識他,驚道:“吳王何以識得華某?”
我當然不能和他說,在曆史書中見過了。為了留住他,先吹捧下。回道:“建早年遊學各地,聽聞華先生四處救人,先生之名早已如雷慣耳,隻恨無緣相識。今日得見先生容顏,了一心願也。”
華佗見我吹捧,也自受用,畢竟上了些年紀的人總愛惜自己的名聲。我見他笑顏逐開,正想著怎麼把他留下,他卻先開了口道:“早聞吳王求賢若渴,對屬下更是愛護有加,今日觀之,果真是名不虛傳。佗今日有幸相識吳王,亦是不枉此生。不知有否福分,長伴吳王左右?”
我這一聽,正中下懷,反到吃驚不小,我記得史書上寫著華佗喜歡各處雲遊,不好為官。華佗看了我臉上的神色,以為我不願意留他,說道:“吳王既不願相留,華佗告辭。”轉身要走。
我見他轉身,忙上前拉住道:“先生這是為何?孤王望先生正是旱苗之望甘露,怎能不願相留。適才孤王正想著如何把先生留下,沒想到先生卻自己提出了,因此失態了。先生勿怪、勿怪。”
華佗這才回過身來,說道:“佗會錯吳王意思,倒讓吳王見笑了。”
我一直奇怪華佗怎麼會主動送上門來,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問道:“早年聞之先生喜歡雲遊四方,不知今日……”
華佗見我對他倒還禮遇,感慨道:“佗早年欲雲遊四方,救治天下百姓。然逢此亂世,佗幾年奔波,亦是有心無力。今日遊藝江東,見百姓安居樂業,毫無戰亂之苦,白日路不拾遺,夜間門不需掩,想來都是吳王之恩。佗自思,就算窮一生之精力,隻能救一方之百姓,而吳王則不同,可救天下之蒼生。故佗願棄前願,投身軍旅,相助吳王。”
我這一聽,倒是有點不好意思了。我自來到江東,隻重軍事,把內政全部交給了張昭,看來他並沒有讓我失望。現在華佗這麼說,把他的功勞全部都算到我頭上了,搞得我是麵紅耳赤。怕再說下去就要露相了,忙引開話題,對華佗說道:“先生既來,可隨孤王至慶功宴上,為先生洗塵。”
回過頭來對小兵說道:“爾等小心看護淩將軍,若有情況,速來報之。如有差池,提頭來見。”
說完也不管華佗答不答應,拉著就走。
慶功宴上,眾人見我去而複返,後麵還跟這一位先生,頓時鴉雀無聲。我見眾人不動,笑道:“公績已然無事,此翻多虧了華先生。來,我先為大家引見一下神醫華佗。”
華佗這一聽可要樂暈了,‘神醫’他也不是沒聽人這麼叫過他,隻是從我口中說出,看得出我對他的重視。我也不管華佗是什麼心思,拉著他對下麵的人說道:“這位就是華佗華先生。”
眾人中有聽說過華佗名字和事跡的,都很是敬重與華佗攀談。典韋眾人圍住華佗,也過來湊熱鬧道:“原來是華先生啊!久仰!!久仰!!老典我也敬你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