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王欺騙趙國說,願用15座城池換取趙國的和氏璧。趙惠文王不敢拒絕,但又怕上秦國的當,這是趙國大臣藺相如自願請命帶保玉到秦國完成換城任務。臨行時他對趙王說:“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完壁歸趙”。隨後藺相如到秦國獻了璧,但見秦王沒有換城之意,就憑自己的機智和勇敢,把和氏璧從秦王手裏要回,派人送往趙國,並入宮指責秦王不講信義,秦王知璧已經回趙,便無可奈何,隻好送藺相如回國。
這故事以前聽過,我見陸遜這時提起,問道:“伯言欲仿之?”
陸遜說道:“正是。吳王可於帳下選一智勇之士,持璽前往,觀其動靜。袁紹若將錢糧送來,則將玉璽與之,倘若有詐,當隨機應變,護璽而歸。”
這計謀是好,但我一時上哪去找這個‘藺相如’。我麵露難色道:“伯言此計雖善,然一時間孤亦無處尋人……”
話還沒說完呢,袁紹見我久久沒有派人出去,命田豐在下麵催道:“劉建,汝欲食言乎?”
聽著袁紹的催促,我麵露難色。這時趙雲問道:“三哥以為雲可堪此任?”
陸遜和趙雲沒什麼交往,不好下保薦,隻能等待我的決定。其實在我心中,早有人選,就是趙雲。隻是這事太危險了,搞不好連命多搭上,趙雲是我兄弟,當然不忍心讓他冒險。
看著趙雲兩眼充滿了期待,我又猶豫了。不讓他去嘛,他會覺得我認為沒有這個能力,似乎太傷他心了。讓他去的話,又太危險了,我可不想拿他來賭。
趙雲見我一時說不出話來,心知我是愛護他,不願讓他冒險。跪道:“古語有雲‘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弟見三哥憂慮卻不能替三哥分憂,尚有何麵目存活於世。三哥若不同意,弟願自刎於三哥麵前。”
被他這麼一威脅,我是不讓他出去都不行了。我從懷中拿出玉璽,愛憐的對他說道:“七弟既願前去,切要小心行事。記住,玉璽可丟,人卻不可有失,勿忘桃園之誓。”
趙雲聽我這麼說,感動的差點沒流出眼淚。接住玉璽說道:“雲定不負三哥所托,仿古之相如。”
說完轉身要走,我看離去的背影叫道:“七弟且慢。”
趙雲見我又把他叫住,以為我要反悔。說道:“三哥,君無戲言……”
話說到這我就知道他誤會了,打斷道:“七弟,為兄並無反悔。”
接著邊脫鎧甲邊說道:“此甲甚是堅固,弟可穿之再去。”
獅王鎖子甲,趙雲當然知道。見我送他,推卻道:“此物乃三哥安身立命之物,弟焉敢受之。”
見趙雲堅持不要,我說道:“子龍暫且穿之,回來再還與為兄。”
趙雲聽我這麼說,才換上。抱拳說道:“弟去矣!”
城門開處,趙雲帶著五百步兵飛奔而出。陣前,趙雲問道:“錢糧何在?”
趙雲出城,袁紹早已回營。聽趙雲相問,田豐用指了指陣上幾十輛馬車,趙雲便讓五百人上前檢查趕回。隻聽田豐問道:“玉璽何在?”
趙雲將玉璽拿出,田豐上前看得真切,便要索取。忽聽五百兵士喊道:“將軍,車上全是草料。”
話音一落,那名兵士卻已身亡,接著慘叫聲、喊殺聲不斷。聽了士兵喊聲,田豐情知有變,策馬回營。趙雲本想退回,卻不忍心就將這五百人丟下。在兩難之間,趙雲做出了選擇,策馬殺入袁紹陣中。路上所欲對手,皆一合而倒,由得趙雲殺開了一條血路,直至五百軍前。許攸見趙雲不走反進,大喜過望,代替袁紹指揮人馬將趙雲圍住。忽見趙雲勇猛,在陣中殺敵如入無人之境,不由的又憂心重重。對旁邊一將道:“顏將軍,可戰此將。”
顏良得了命令,立馬殺向趙雲。如果說趙雲是條龍,那麼這顏良捆龍鎖,將趙雲拖於陣中。其實要單戰顏良,趙雲也不見得會被顏良困住,隻是在兩軍陣中,趙雲難免受縛。見趙雲被圍,我心急如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