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城的碼頭要比雞鳴鎮的大太多,越是靠近,兩邊同向的船隻也越多,漸漸的像是一大群倦鳥歸巢,四麵八方的船隻,往同一個方向會集。
李墨與晏山支所在的客船,沒有特定的名字,隻是桅杆上有一麵黑底白案旗,最上印得有大離王朝的三色飛龍標誌,在標誌底下用大離的通用文字刻得有小南城雞鳴鎮字樣,若是大離王朝的的百姓,自然就能分辨船隻是往返哪兩地的專用客船。
客船不同漁船那般按照商會的不同分布碼頭,而是被城主頒布的法令強製要求,按照來往地域的差別,停靠不同的區域。
駛進港口時,天還蒙蒙亮,聽船上夥計說,小南城的客船,若無特殊,進港隻能在清晨,出港隻能在午後,規矩繁多,隻是為了方便官家好做檢查,登記,所以他們如今進城已經算是今日最早的一批。
船速慢慢減緩,船身緩緩入港,在濃霧下,靠著燈,和岸上官役接話問路,總算是找到自己的入口,船老大一聲令下,船舶拋錨靠岸,船上人都精神為之一振,收拾東西,預備下船。
陳翠身穿一件綠織衣錦,頭戴鳳釵,手配綠鐲,早已經守在窗台旁往下不住張望,可窗外朦朧一片,窗下岸上的人,誰都看不分明,急得婦人連連歎氣。
“小翠兒,小翠兒。”
岸上有人著急喊,晏山支甚至還聽見小娃娃咿呀咿呀的叫著娘親的聲音。
陳翠兒喜出望外,對著下麵大喊,“李園。”
李墨與晏山支,陪著陳翠往樓下走,一樓二樓的人已經走得精光,還剩幾個夥計在整理船務,一路下來,連船老大都不見了人影。
李墨陪著陳翠走在前麵,雖然外麵霧蒙蒙,不過顯然姑娘踏上平穩的陸地後,心情很好,“本仙子終於可以好好的洗個澡,睡個安穩覺了。”
晏山支則背著陳翠和自己的背包,在岸邊長舒了口氣。
一個青衣男子,牽著個四五歲模樣的小男孩兒快步走了過來,看見陳翠後,焦急的神色緩和了不少。
男子上前小聲責備婦人,“翠兒,霧這麼大,我沒看見你在幾樓,不過你要是為了省錢坐二樓,我可會怨你。”
男子埋怨後,倒還是知道心疼媳婦兒,笑著又讓小男孩遞過籃子,並從中取出一瓷盅。
小男孩兒甜著嗓子仰頭笑道:“娘親,喝粥。”
婦人蹲下身,接過丈夫的瓷盅和湯勺,溫柔的望著眼前的孩子,“小寶,想娘親沒?”
“想,父親比小寶更想娘親。”
“你娘親要是不好好照顧身子,我倆就不想她。哈哈”
丈夫李園,妻子陳翠,還有個小名叫小寶的兒子,一家三口重逢,總是有好多柔情要講。
很快婦人端著粥,笑著向自己的丈夫介紹李墨和晏山支,教自己的兒子叫哥哥姐姐。
“我倆叫你翠姐,你兒子叫我姐姐,哪有這道理。”
李墨不依不饒,晏山支笑而不語。
李墨低下頭望著小家夥,逗趣說道:“小寶,叫我墨姨,叫這個木頭,小哥哥,我就送你個玩偶,好不好?”
小寶提著籃子,看著她娘親,陳翠笑著說讓他膽子大些,方才細聲細氣的叫了聲墨姨,衝著晏山支叫了聲哥哥。
晏山支才懶得理李墨抖機靈,笑著上前向李園提了下自己的名字,和與翠姐在船上有趣的交集,並將陳翠的行囊遞交給他,青衣男子感激的道謝,還誠懇邀請二人去家中做客,寒暄過後,他拉著李墨跟夫婦小寶三人作揖告辭。
“你送的什麼玩偶?”
晏山支好奇李墨剛才所送之物,要知道從她腰帶裏拿出來的東西,恐怕最不值錢的也就是黃金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