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統並州(1 / 2)

劉飛大婚後的一個月內,招賢館連出兩名完美級戰將,他們便是兩大門神秦瓊與尉遲恭。

秦瓊(571~638),字叔寶,齊州曆城(今山東濟南)人,唐朝開國將領,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與尉遲恭為傳統門神。濟南五龍潭有其故居。曾追隨唐高祖李淵父子為大唐王朝的穩固南北征戰,立下了汗馬功勞。

尉遲恭(585年-658年12月26日),隋末唐初名將,名恭,一名融,字敬德,朔州善陽(今山西朔州市朔城區)人,唐朝大將,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贈司徒兼並州都督,諡忠武,賜陪葬昭陵。

得到秦瓊與尉遲恭之後,劉飛大喜,便決定加快一統並州工作。

劉飛現在的官職是鎮北將軍領並州刺史,在漢代,鎮北將軍節製幽州、並州、冀州三州軍事,再加上劉飛的並州刺史的身份,收取並州名正言順。

劉飛將這個想法告訴趙風之後,趙風也十分讚同,現在北疆三郡的發展趨近飽和,完全可以擴大疆域,原本趙風是打算等劉飛回來之後收服朔方郡的,並州目前還是屬於大漢疆域,師出無名,現在則不同了,劉飛的身份來統領並州無可爭議。

並州除北疆雁門、五原、雲中三郡之外還有上黨郡、太原郡、西河郡、上郡、定襄軍以及朔方郡六個郡。

劉飛封李靖為威遠將軍,領軍五千進攻朔方郡。

封趙雲為平虜將軍,領軍八千進攻西河郡及上郡。

封秦瓊為綏遠將軍,領軍八千進攻定襄郡及太原郡。

封尉遲恭為蕩寇將軍,領軍五千進攻上黨郡。

劉飛率狻猊鐵騎鎮守北疆,以防鮮卑、匈奴等異族。

由於儲物戒指已經能從係統商城購買,因此劉飛自然也沒小氣,李靖、秦瓊、尉遲恭三人各得了一枚儲物戒。

除此之外,李靖三人都從劉飛那裏獲得了趁手的兵器戰甲和坐騎。

李靖的兵器為方天畫戟,防禦裝備為金剛套裝(由金剛盔、金剛甲、金剛靴組成),坐騎則為紫金赤兔馬(除了沒有雕翎,貌似這是呂布的造型啊==!)。

秦瓊獲得的兵器為八寶駝龍槍(可不是黃金雙鐧哦,嘿),防禦裝備為凝神套裝(凝神頭盔、凝神鎧甲、凝神靴),坐騎為呼雷豹。

尉遲恭的兵器為水磨竹節鞭,防禦裝備為霸王套裝(霸王盔,霸王寶鎧、霸王靴),坐騎為烏雎寶馬。

正所謂兵貴神速,劉飛的四路大軍行軍皆是使用馬匹。

北疆軍兵鋒鼎盛,劉飛又手握大義,因此一路之上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四路大軍都捷報頻傳,一個月的時間,劉飛取得了並州全境的統治權,劉飛這個並州刺史才算實至名歸了。

南匈奴的單於王庭處於西河郡內,此時的單於為羌渠,聽聞北疆軍取得了西河郡的統治權後,羌渠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到頭了。

原本的並州刺史張懿是個昏官,靠著張讓的關係取得了並州刺史的位置,到任之後一味的斂財,搜刮民脂民膏。現在不同了,這個大漢靖邊侯是出了名的憎恨異族,原本西河是在自己的控製之下,張懿向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羌渠聽聞朝廷封劉飛為鎮北將軍領並州刺史的時候,立刻退出了西河郡城,交出了西河郡的統治權,羌渠知道,現在不是跟北疆軍強的時候,自己根本不是對手,但自己清楚不代表其他人清楚,南匈奴內部出現了很多不和諧的聲音。

隻有羌渠心裏知道,現在擺在自己麵前的隻有兩條路,投降與滅亡,而且這個時間不會太久了。

雖然南匈奴名義上早已經是大漢附屬,但是那畢竟隻是名義上的,現在大漢把並州交給了劉飛,也就是說並州是劉飛說了算。

但是一仗不打就讓自己的部落投降,沒有人會心服,所以羌渠目前也隻能等待,南匈奴看似強大,其實內部是一盤散沙,連自己這個單於都無法駕馭。

但羌渠等呀等,一連幾個月都沒什麼消息,派人一打聽,原來整個並州都在搞建設,靖邊侯好似忘記了南匈奴的存在一般。

劉飛確實沒心思理會南匈奴,首先,南匈奴名義上是大漢的附屬,自己不好下手。其次,現在自己的控製區域麵積大增,應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要想富,先修路,並州除了河套地區為平原之外,其他區域大都是山區,山區要想修平整的道路,就需要穿山,開鑿隧道,所以整個並州最忙的不是劉飛,也不是趙風,而是劉飛的靈獸阿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