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白馬義從(1 / 2)

孫策、周瑜見到劉飛之後,被收為入室弟子,然後被分別送入了時光之塔訓練。

自從並州的軍隊接管了冀州之後,袁紹過的很不舒心,這倒不是因為劉飛派人來刁難他,說實話,劉飛並沒有派人來接管渤海,而是繼續讓袁紹擔任著渤海太守。不過,袁紹何等心高氣傲之人,原本韓馥擔任冀州牧的時候,他還不覺得有什麼,因為他的實力比韓馥強,威望比韓馥高,身份也比韓馥尊貴,而且還比韓馥有才能。但是如今不一樣了,他所依仗的這幾點,沒有一樣比得過劉飛的。

論出身,袁紹是四世三公,劉飛是漢室宗親;論實力,袁紹兵馬不過五萬,而劉飛則有了數十萬大軍;論威望,袁紹曾經是盟主,現在是前將軍,看似很牛逼,但跟劉飛一比,什麼都不是;論才能,更沒有可比性了。所以袁紹在渤海太守這個位置上如坐針氈。

袁紹不舒服,袁紹麾下的謀士自然也能看出來,袁紹在冀州是混不下去了,胳膊擰不過大腿,雞蛋碰不過石頭,袁紹想要崛起,隻能另謀出路,而南下是唯一的出路。

既然選擇南下,就要選擇好目標,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大漢十三州(西域都護府不算),幽州、冀州、並州、涼州、青州、司隸、兗州、徐州、豫州、揚州、荊州、益州、交州。劉飛一人獨占北方四州(目前還隻是名義上),並、涼、幽、冀,天下第一諸侯的實力已經不可撼動了。

兗州雖然看起來是劉岱當家,但是枝強幹弱,東郡太守曹操不論是才能還是實力都遠勝劉岱,最近更是以剿匪的名義頻繁練兵,因此兗州遲早曹操的,袁紹如果進入兗州,很快就會與曹操發生衝突,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因此兗州是不能去的。

荊州有劉表,江東有孫堅,益州劉焉,這些人都不好對付,而交州又實在太偏遠了,因此隻剩下青州、徐州、豫州可以選擇。

豫州又有袁術在那裏發展,同為袁家人,現在還不是內鬥的時候,因此,出於各方麵考慮,袁紹最終選定了青州。

入主青州,袁紹有一個很大的優勢,那就是北海太守孔融是支持袁紹的,這點跟韓馥在冀州的情況很相似。

青州麾下有六郡:平原郡(治所平原)、濟南國(治所東平陵)、樂安國(治所臨濟)、齊國(治所臨淄)、北海國(治所劇縣)、東萊郡(治所黃縣),人口近三百萬。而且青州地理位置極為優越,東臨大海,西有泰山天險、南麵則是徐州,素有天下糧倉之稱,因此不得不說,青州是一塊進可攻退可守的“金邊角”(玩過三國誌一類遊戲的人應該知道這“金邊角”是什麼意思吧)之地。

於是,袁紹上表,辭去了渤海太守的職務,帶著麾下一班人馬,南下青州去了。

如今的朝廷無兵可用,唯一拿的出手的就是那些禁衛軍,因此逐漸對各地諸侯失去了掌控能力,盧植等人不是沒想過重新招募新兵,但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今國庫空虛,那裏還有錢糧募兵啊?

朝廷對各地諸侯失去了控製力,也就意味著朝廷失去了錢袋子,僅靠司隸那點地方,怎麼可能支撐一個朝廷龐大的開銷呢?

如今皇室的大部分用度都是由劉飛提供的,但劉飛既然打定主意改製,不需要皇帝,又怎麼會給錢讓朝廷招兵買馬呢?

因此劉飛對於朝廷的態度是,我可以供你吃,可以供你穿,但是也僅僅就是如此,想要用錢?沒門!

為了這個問題,盧植沒少給劉飛寫信要錢,但是劉飛都找各種理由推脫了。

劉飛的態度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天子,隻是一個圖章罷了。

因此,對於袁紹的行為,朝廷也隻能聽之任之。

袁紹南下以後,在孔融等人支持的下,用了不到三個月時間便統一了青州,成為天下屈指可數的諸侯之一。

而後,又開始厲兵秣馬,準備攻略徐州。

......

與此同時,公孫瓚正在與公孫度、高句麗聯軍戰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原本,公孫度統領遼東之後,便開始準備對東夷諸國用兵,但是公孫度雖然也算是一方豪雄,但怎麼可能是被魔化了的東夷諸國的對手?公孫度被妖魔聯軍打的節節敗退,喪師失地,最後兵敗被俘,隻好投降。

不得不說,這些東夷人還是有些頭腦的,知道自己是入侵者,如果自己來統治這些漢人,肯定會遭到瘋狂的抵抗,因此他們仍用公孫度擔任郡守,統治遼東,成為他們的傀儡。

而後,他們便開始繼續向西用兵,攻略大漢州郡。

但他們發兵之前,公孫瓚就從劉飛那裏得到消息,公孫度失敗了。

接到這個消息之後,公孫瓚立刻率領大軍出發,兵發遼東,雙方在徙河(今錦州)附近發生了一場遭遇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