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韓、馬韓、弁韓三國原本也是算是大漢的附屬國,隻是因為被高句麗征服,才被奴役,如今他們的日子可以說非常不好過。[頂_點]小說.Om
做最繁重的活,吃最差的飯,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最重要的是沒有尊嚴。
一個連國家都沒有的亡國奴,怎麼可能會讓人尊敬?
因此,三韓的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然而,有一天早上醒來,他們突然發現,奴役他們的人已經被趕跑了,他們恢複了自由。
大漢,那個傳說中的天朝!
曾幾何時,他們覺得離他們是那麼遙遠。
而今,正是那個遙遠的國度解救了他們。此時,他們心中隻有一個念頭,自由真好。
他們看到曾經的國王被解救出來以後,另一個疑惑在他們心底油然而生——我們的國王真的能保護我們嗎?答案是否定的。
然而,接下來的漢軍又傳出了一個好消息,他們能入歸化籍。
所謂歸化便是原來不是漢人,以後遷居到大漢定居,成人漢民的過程。
歸化籍也就是準漢籍,以後如果表現出色,可以直接成為漢人。
而且,他們從漢軍中他們多多少少了解到了天朝如今百姓的生活,讓他們神往,不少人怦然心動,恨不得立馬加入歸化籍。
人,都是向往美好生活的,更何況是一個剛剛被解救的奴隸。
漢軍的到來受到了當地百姓的真心擁護,使得接下來的戰事更加順利。
趙雲、張白騎、張遼三路大軍,勢如破竹,高奏凱歌而還。
等他們再次回到江華島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多月以後了。
此時港口已經建立完畢,被劉飛稱為江華港。
......
三韓的丟失令高句麗主帥阮邦大吃一驚,他知道漢軍會從海上來,隻是他沒想到會來的這麼快。而且攻擊速度這麼迅捷,他構築的防線根本沒起到任何作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三韓就丟了,他如今麵臨著被兩路夾擊的威脅。
他和薛仁貴、公孫瓚交手了三年多,彼此都有些了解了,他十分清楚,薛仁貴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如今後路可能被抄,要麼就大踏步往後撤,以空間換時間。要麼就集中力量消滅一路破局。
撤退好是好,但見識到了劉飛收買人心的手段之後,阮邦根本不敢撤,他怕撤退了以後,即便戰勝了漢軍,這些百姓也不再屬於他了。
因此,他隻能用後一種辦法,集中力量,消滅一路大軍。這個時代通訊不暢通,分兵也就意味著相互之間需要聯係,不然很容易被各個擊破。所以,再另一路人馬來不及反應之前消滅其中一路的計劃完全是行得通的。隻要他在兩路大軍之間多派出一點哨騎,阻隔兩人的聯係,這個時間差可能會更長,因此他還是有機會的。
在阮邦想來。薛仁貴那路大軍跟他交手多年,想要在短時間內消滅他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消滅劉飛那一路大軍就成了唯一的選擇。而且,劉飛那一路兵馬是飄洋過海而來,那麼他的後勤肯定是跟不上的,雖然劉飛號稱十萬大軍,想來隻是虛張聲勢,想僅僅憑海上運輸支撐十萬大軍的糧草後勤,是絕對不可能的。
然而,如果阮邦知道這個世界上會有儲物戒指和傳音石這麼神奇的東西話,他就會明白自己作出的決定有多麼愚蠢。
其實,這也不能怪他,儲物戒指和傳音石還屬於機密,雖然北疆軍普通士卒也有小型儲物戒指。但是,每次戰鬥,北疆軍都會派士兵搶回自己戰友的屍體,這不僅僅是對戰士沙場將士的尊重,也是出於對儲物戒指的保護,當然還有軍械鎧甲。
於是,阮邦率領麾下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奔赴劉飛而來。
他一出動,就被劉飛的靈獸金翅發現了,金翅立即向劉飛報告。
劉飛得到這個消息後,笑著對麾下眾將說:“嗬嗬,這阮邦倒是蠻善解人意的,知道我們要殺他,他竟然自己送上門來了。”
劉飛這麼一說,惹得眾將哈哈大笑,緊張的氣氛也消失不見。
這些年劉飛不在,他們也多多少少聽說過高句麗大軍的強悍,單論士兵精銳程度而言,他們並不比北疆正規軍士卒差多少,但是如果論裝備,他們差了不止一點。
也是這個原因,薛仁貴和公孫瓚才能憑著不到對方一半的兵馬與阮邦的大軍互有攻防。
這次,阮邦率領麾下所有主力向他們殺奔而來,說不緊張那是騙人的,畢竟是第一次跟高句麗大軍交手,連薛仁貴都頭疼的對手,他們肯定是不敢輕視的。敵眾我寡,他們不敢有分毫懈怠,這是他們進入軍事學堂學到的第一門技能,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