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柳開完會的當天下午,

各縣就傳來消息稱,那幾名奸細都已經抓住了,經過逼問,口徑一致,確實是郡府派來打探消息的。

楊柳得知這個消息後,並沒有什麼反應。

~~

翌日一早。

楊柳把林賢等文臣叫到了辦公室。

待幾人紛紛落座,開口道。

“之前派出去其他郡的族人傳回消息,已經有大批量的流民正朝著諑郡趕來,初步估計,第一批流民能有30多萬人,應該下周就能到諑郡,諸位怎麼看?”

之前也不斷的有其他郡的百姓前來投奔,但大多都是零零散散的,沒有一次性這麼多人過。

林賢聞言後皺眉沉吟片刻,開口道。

“現階段土地是夠用的,天氣方麵也不用擔憂,但房屋確實是不夠用了,總不能讓過來投奔的百姓露宿街頭吧?”

等林賢發出疑問後,葛二蛋他爹葛堯接了話茬,道。

“華族人口現在與日俱增,對於流民來投,我想是不是可以抑製下數量,諑郡就這麼大,如果人口擴張太快,會引發很多的矛盾啊!”

劉溫這時也出聲了。

“百姓來投自是好事,主公常言,天下以萬民為本!房子不夠,那就撥款蓋房,如若著急,直接把那些官老爺的宅子都奪過來,將百姓安置進去,又有何難?”

聽完劉溫的話,張亮麵有異色,他與劉溫不同,他本就是有品級在身,雖然已經投了華族,但聽著也不是那麼得勁,於是開口道。

“那些官宅雖大,但不鄰田地,百姓以農耕為生,此行不妥!愚認為還是要抑製百姓入關,增設物資兌換處即可。”

張亮的話音落下,又有幾個人接連提議,有的說架設粥蓬,有的說開荒動土,也有人說在流民中征收勞力,篩選兵丁,物盡其用,反正是眾說紛紜。

楊柳見眾人七嘴八舌的,有點像街邊的菜市場一般,無奈的揮了揮手打斷了眾人的討論。

隨即看向在一旁沉思不語的二兒子,便輕聲問道。

“江兒,你有什麼想法,說來聽聽!”

正在一旁摸魚的林江,被楊柳這麼一問,隨即回過神。

略微沉吟了一下,便開口說道。

“諸位說的都有道理,我華族新立,繼續擴充,但如若一時間流民湧入太多,確實會對管理方麵造成很大的影響。”

“而且,近期局勢明朗,我族與郡府開戰在即,若是分散太多精力恐對戰局有影響,此戰太過重要!”

“所以兒以為,可分幾步解決此事!”

“先是加派車馬,將大量物資運送至他郡,增設物資兌換處,解決當地民眾外流問題,也能加強我族在當地的影響力!”

“其次,在這批流民遷徙的途中,開設施粥點,延緩流民入關時間,也能減少途中百姓的損耗。”

“最後,諑郡地處中部,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可作為以後整個州府的樞紐,所以建設諑郡勢在必行!”

“隻有人口充足,才能讓此地成為中心,所以要有迎接落戶百姓的準備,各鄉縣應擴充土地,接納民眾!”

…………

眾人看著侃侃而談的少年,均是露出認同的神色,雖然年少,但其聰慧程度的確古今少有, 林賢等人對林江此番言論很是讚同,不住的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