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靈玉準備出攤了,宴客那天晚上的菜品得到了高度的誇讚,給了她不少信心。
李凡那天將給蘇靈寶做的學步車拿來胡,隔兩天就把推車送來了。
聽莫嬸說,他那幾天幾乎就是住在那個青銅師父那裏了,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做這個推車。
送推車的時候,那個做青銅器的師父也跟著一起來了。特地來問蘇靈玉,他能不能繼續生產這種青銅器皿,賣的錢和蘇靈玉平分。
蘇靈玉做買賣的重心也不在這些設備上,也就同意了。
做銅器的師父千恩萬謝的離開了。蘇靈玉也沒想到,這個師父後來能把這一技術做到極致,自己的這個舉動,也間接的為未來的自己鋪了路。
出攤的頭天晚上,蘇靈玉就開始忙活她先將
豬下貨用清水洗淨,加適量鹽進行醃製。腸、肚不需醃製,就清洗幹淨後把水弄幹,等待鹵製。
香料配方早就調好了,花椒一百克,八角一百克,桂皮一百二十克,小茴香五十克,丁香三十克,草果五十克,砂仁三十五克,豆蔻二十克,香葉十五克,香茅草二十克,山奈七十五克,甘草五十克。
先用先用雞骨、豬骨熬出骨頭湯。將香料包放入進去一起煮。再加入黃酒、鹽、白糖、醬油、蔥、薑八角調味。
豬下貨在下沸水,鍋中加蔥、薑煮十五分鍾,祛除血腥味後用清水洗淨。出水控製在斷生即可,不宜過熟,防鮮香味流失。
做到這一步,蘇靈玉就放心的去睡覺的,剩下的交給明天處理。
寅正時刻,蘇靈玉就起來了,抓緊時間洗漱後,就開始處理昨天剩下的步驟。
她將洗淨的下貨放入鹵湯鍋中,加黃酒、鹽、八角,大火燒開,轉小火煮五十分鍾後撈出,為了以防萬一,她還用筷子往肉裏紮了一下,確定沒有血水流出,才放心,之後將鹵好的半成品放入已涼製的鹵水中浸泡十五分鍾後撈出就大功告成了。
凡叔送來的小推車細心的做了分區,大體上是一個長方形,分上下兩層。
下層全部都是三層設計,內部裝食物的部分可以取出來。中間層是用來裝冷、熱水的,這樣就可以調控溫度,可以取出來,便於將不用的水倒掉。第三層是與木車一體的,主要用於承重。
最細心的是,他還設計了一層加熱層,可以放木炭在裏麵加熱保溫,有一麵紮滿了孔洞,用於空氣的流通。這個設計,有點類似於小時候用的烘手爐的原理。
這樣哪怕天氣冷了,她也能賣出熱乎的東西。
上麵一層的設計幾乎是一模一樣,隻是沒有加熱層,且是四、六分區,做成兩個小的保溫區。
相當於她有三個分類區。上下兩層的區別在於設計高度不一樣,底下高一些,防止濺灑,上麵的低一些方便隨時取用。
蘇靈玉對這個設計很滿意,她將做好的鹵味,大多數放在了下麵一層,留有小部分在上麵,在較小的這一格裏放了菜刀菜板,放上前幾天買的陶瓷碗,一切就準備妥當了。
她將麵粉、水調製成水調麵團,醒在那裏備用。給自己烙了兩張餅帶上當午餐,把蘇衡叫起來後,就開始做早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