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搴霞扶夢下蒼穹(1 / 2)

我們從大周朝癸未年開始說起。這裏不是山環水繞的水澤之鄉,也不是四季分明桑海之國,更不是金風和暢轂攆之地。這裏是籍籍無名的西南四處丘陵的一個小縣城㞭明縣的泗鄉。這一年小伶舟約摸兩三歲,在父親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地,剛開始學會了行走。伶舟是複姓,女隨父姓,但是還未取名字。小伶舟是千千萬萬個貧窮家庭的女孩之一。隻是當時年紀尚小的她對貧富還無所認知,她隻從她身邊的親人的談話中知道,她不是這家人的親生孩子。人們在談論到這個話題時,喜歡帶著憐憫又惋惜的態度。小伶舟隱約知道,既然不是親生的,那理所當然要感謝他們的收容和嗬護的,當然也不要多提要求,不要討人厭而遺棄才是。

大約兩三歲的時候,她來到現在的父母家裏,然後不知為何,她就自動擁有了一個把她看作世界上最大的驕傲的父親。小伶舟的父親是伶舟珺。伶舟珺是㞭明山赤霄派的鎮殿左使。在整個赤霄派屈居第二把交椅。赤霄派以㞭明山礦脈為資,背靠地方官府,以清虛劍法為習,聚集了些等閑勢力,隻是也算不上多大氣候,在江湖上僅僅是籍籍無名。

從小伶舟記事起,父親最大的快樂,便是向周邊的人毫無顧忌地炫耀他有一個舉世無雙的好女兒。不知為何,小伶舟感到,她自己什麼都不用做,就已經永遠是父親眼裏的天下第一。父親總是開朗地大笑,給她耐心地解答任何問題,並說我的女兒是天下第一。我的女兒是天上的龍,我是地上的馬,我要給他一輩子馱著。他經常把小伶舟放在脖子上,帶出門去和人談話炫耀;他經常牽著小伶舟的手,帶著去逛集市,爬山摘花果,臨淵垂釣,欣賞流雲和晚霞。

幾乎每一次夏日的傍晚,晚霞壯麗地鋪滿半邊天,傾頹堆疊在地平線上大半片天幕上。伶舟珺便帶著小伶舟站在觀霞峰上看氣象萬千。伶舟珺會不厭其煩地向小伶舟解釋,那朵最大的金碧輝煌的金雲,是玉皇大帝的宮殿,那個蜿蜒逶迤的,瑰麗無比的是天上的飛龍和浴火的鳳凰鳳凰,那是七七四十九諸天的天神,滿天神佛……伶舟珺在暢聊這漫天雲霞的時候,豪邁之態和喜愛之情,喜氣洋洋的精氣神,溢於言表。這總讓小伶舟覺得,父親不是在說晚霞或白雲,而是在說他心愛的女兒,因為他愛著這滿天的雲霞,就如同愛自己的女兒一樣。

小伶舟似乎覺得她的名字必是和雲霞有關聯的。因為她是父親最自豪的存在。除了極盡愛護自己,小伶舟還知道,父親有一個極其崇拜的神明一般的人物。那便是這個大周朝的開國皇帝——武旻珺。伶舟家裏掛的那一幅武旻珺的巨型畫像,小伶舟隻覺得那人身形,麵貌和神態,都與父親十分相似。

武旻珺是大周朝開國之祖,大夏朝鹹為敬服。百世以前,他運籌帷幄,南征北戰,拯救大夏子民於亂世水火之中。百姓無不對他充滿感激和愛戴。即使他已經仙去了一個多甲子,許多百姓仍人家仍會在自家大唐高高地掛上他的畫像紀念他,尋求他光芒的庇佑。

四歲那年,小伶舟已經長得比同齡人還高了。小伶舟的母親便絮絮叨叨地說,“小丫頭年紀還小,可是到底比同齡人高出許多,早一年送她入學堂,倒是恰好的。”

既要上學,便要擬定學名和小字。伶舟珺把小伶舟帶回爺爺家商議,要按照堂哥們的“宜”字輩,給下伶舟取名為“宜琳”。大人們在堂屋的院子裏商議著,小伶舟自己待在下屋裏玩耍。她聽不見父親和爺爺商議說要取什麼樣的名字,隻聽爺爺不屑又惱怒地高聲道:“一個女孩子,排什麼名字!”

父親卻分毫不讓地揚聲道:“何用跟你們論資排輩?我女兒自是天下最好的!我看天上雲朵隨風飄揚,自由自在,我的女兒名信,字昀颸。我女兒是風和日麗的天空下風吹過的雲彩,無拘無束,飛龍在天,瀟瀟灑灑,萬年順遂,豈不稱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