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賣孩子?——精英思維(2 / 3)

其實他一點兒也沒有誇張。在他的時代,這些倫理道德都是不存在的。父母可以不愛自己的孩子——事實上,父母跟孩子的關係,也僅僅是提供了基因而已。孩子的孕育由人造子宮完成,撫養是社會化撫養,跟父母沒有半毛錢關係。

想到這裏,神去病忽然心神一動。

宋淩煙和她兒子明星宇的關係,不就是這個樣子麼?

冥冥之中,宋淩煙早就實踐了這種關係。

再聯想到宋淩煙是著名的心理醫生,還有那篇改變整個社會結構的署名“佚名”的心理學論文。

他甚至感覺到,宋淩煙其實是有意識地再做某個心理學實驗。

當然,這個想法比較瘋狂——拿自己親生孩子做實驗?宋淩煙又不是什麼科學瘋子,她做不出這種喪失人倫的事情。

可是事情又這麼特殊,明家那麼有錢,孩子跟著明家肯定是跟著她好。

還有那個布昭昭,家世顯赫。她嫁到明家,明家和布家聯姻,兩家的資源互相補充,明可謂死了,布昭昭完全可以另嫁,但她卻還在明家,撫養明星宇長大成人。明星宇受到了明家的嚴格保護,網上關於他的資料近乎於零,就那麼兩張照片,張張都有她在明星宇身邊。

人的舉止神情,是內心活動的下意識映射。

布昭昭和明星宇的動作,表情,肢體語言,無一不在說明兩人是世上最親密的母子關係。布昭昭看明星宇的眼神,愛意是遮擋不住的;明星宇手攔著布昭昭腰的動作,那開心的笑容,簡直是享盡母愛光輝的孩子特有的笑容。

說實話,神去病是有些嫉妒明星宇的。

他的父母,他見過。

甚至每年都會跟他們見上兩三麵。

但也僅僅如此而已。

自己從小到大都是社會化撫養——在他的時代,教育部門是個權勢部門,掌握的財富和權力令人咋舌。這個部門做大之後,是不願意放棄到手的權力的,隻會加重和擴大手裏的權力,因此越來越多的嬰兒被社會化撫養,主流的教育思想,是孩子跟著父母是有害的,社會化撫養才是孩子成長的最佳道路。

對於人來說,每個人骨子裏都是願意享樂的,照顧孩子多麻煩啊,既然有人願意幫著帶孩子,即便這個育兒理論是錯誤的,那人們也是願意相信的。

親情割裂,社會最基礎的感情土崩瓦解。

盡管技術高速發展,人們生兒育女的成本降到了最低,但整個社會的人口一降再降。

因為既然感情已經不複存在,那麼每年見孩子那幾麵也是個負擔啊,所以大多數人幹脆從源頭上不要孩子了。

這樣下去,世界大戰沒有毀滅人類,強勢部門為了私利加上錯誤方向的熵增,反倒把人類推向滅絕的境地了。

社會學家做了很大的努力,想做改變。然而,現行社會體製的既得利益者自然要千方百計地維護這個運行規則,神去病則想到了從源頭做起。因為個人對抗組織是很難的,而個人對付個人則是容易的。隻要找到一切的肇始——寫那篇論文的作者,然後改變他,讓這篇論文寫不出來,那麼就是從源頭做了改變,然後再從這個源頭發生蝴蝶效應,改變現有的社會法則。

神去病自信靠著技術和力量帶來的降維打擊,能夠完成這個任務。

但來到這裏後,千頭萬緒,竟然找不到什麼方向。

目前這個方向大概明朗了。

作為他的反對者,梅期也在主攻宋淩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