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月一次發餉的日子,一百五十八名社兵整整齊齊站在曬場上,由餘誠親手將軍餉發下。
普通社兵每月五百文錢,當上什長可以拿到八百文,差不多就相當於一兩銀子了。
錢看著是不多,但社兵在田莊裏也沒有什麼花錢的地方。田莊實行的是配給製,社兵們吃士兵灶,社兵家眷們和其餘人一樣吃的大鍋飯。
不過這也讓去開封駐守的社兵成了熱門職位,許多社兵都在互相打聽誰會被選中成下一波駐守開封的人選,好方便換防回來時能幫忙采買些東西。
這個情況餘誠也知道,所以他打算在田莊裏搞一個供銷社,方便滿足田莊眾人的日常所需。
謝三神色複雜的看著社兵們喜笑顏開的將軍餉拿到手,自己當兵那會兒是怎麼拿軍餉開著?拖欠和克扣是常事,有時候整月整年發不上餉,就把弓刀甲片拿去賣,才不至於全家餓死。
而在這田莊裏,自己作為教頭一個月拿到八兩銀子,按時發放,也不會再從這餉銀裏扣什麼飯錢菜金。要是當時的將爺像這位餘東家一樣…
謝三悚然一驚,趕緊止住了自己這個想法。
劉二牛在一旁樂嗬嗬看著,他和李河、樊虎他們不屬於社兵係統,每月薪水是另行發放的,所以也就瞧個熱鬧。
“二牛,二牛…”
劉二牛回頭,見李河悄悄朝自己招手,便退後兩步,問:“咋了?”
李河道:“走,咱倆到田莊裏逛逛,看看田莊都有哪些變化。”
劉二牛朝前看了看,東家的注意力不在這邊,便答應道:“行,我也想瞧一瞧。”
兩人離開曬場,在田莊裏逛來逛去,對比上次離開時的變化。
李河心裏裝著事,看著看著就走了神。
“李河,你咋了,你拉著我要來看,自己又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
李河四下看了看,在一株槐樹下找了塊石頭坐著,問劉二牛道:“還記不記得小時候,村裏也有這麼一棵樹,咱倆經常在樹下和村子裏其他孩子打架。”
劉二牛樂嗬嗬道:“是呀,當時你拳腳最好,經常一個人追著一群人打。我就站在你後邊,你打倒一個,我就上去補兩拳,可算是賺到了不少便宜。”
“當時我幺叔帶著我入贅在村裏,我們是外來戶,沒少受別人欺負,全村孩子裏隻有你肯當我朋友,和我一起玩。”
“還說呢,我記得有一次我和村子裏其他孩子下水塘玩,腿抽筋差點淹死在水塘裏。其他孩子嚇得全跑了,隻有你路過,硬是把我從水裏拽上來。打那天起,我就知道那一群人不講義氣,所以隻和你當朋友。”
“不是朋友。”
劉二牛愕然:“什麼意思?”
李河道:“我說我不拿你當朋友,我拿你當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