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田莊變化(1 / 2)

這一趟入京雖然隻有短短五天,可是在一比三的時間流速下,明朝已經半個月過去了。

此時已經是崇禎十四年四月底,田間地頭已經是綠意盎然,尤其種下的苜蓿已經開起了藍色的小花,夥房的幫廚們人手挎著一個大籃子,裏邊裝滿了苜蓿嫩葉,回去焯水涼拌後就是一道可口的小菜。

田地裏玉米土豆都已經抽芽了,種植組在林芽子的帶領下正在給地裏除草。他們一舉一動都小心翼翼,生怕踩到了田裏的幼苗。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兩種作物,對餘誠所說的作物畝產抱著一絲懷疑。

這還是餘誠威望所致,換個人說一畝地能產上千斤的糧食,他們都隻會當那是在說夢話。

田莊裏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臉,那是對美好前景的憧憬。

餘誠滿意的對李河說:“你管理的不錯,田莊的一切已經走上正軌了。”

在無雙閣的管事位置上鍛煉過的李河,管理能力進步很大。

得到誇讚的李河笑開了花:“都是東家安排的好。因為有東家在,莊裏農具種子全都不缺,糧倉裏的糧食能讓每個人都敞開肚皮往飽吃。別說現在是大災之年,就是以往的豐年大家都沒活得這麼舒坦過。”

餘誠打趣道:“學會拍馬屁了啊。”

李河認真的說:“是打心底裏對東家的感激,您可以問問,田莊裏老少爺們哪個不是如此。”

“今年應該能有一個好收成吧?”

李河正色道:“東家,恐怕還是危險。我問過隔壁村子了,今年到現在隻下過一場小雨,隻怕還是要鬧旱災。”

“田莊好在是靠著這條河,所以地裏才能有水灌溉。不過我問過隔壁村子了,今年河水比往年水量少了一半,別的地方恐怕還是要鬧饑荒。”

說到這裏,李河看看四周,壓低聲音說:“東家,今年災荒要是還像去年一樣,肯定還是遍地流民,正是東家起事的好時機啊。”

餘誠沒有反駁:“社兵現在招募到多少人了?”

李河道:“入春後流民大多都想回鄉找生路,不過滿足咱們田莊的光景好,也有許多想要投庇的。隻是這裏邊滿足東家您要求的不多,現在社兵隻有兩百零六。”

這其實是一個很殘酷的事實,一家人中老弱婦孺大多已經死在了凜冽的寒風中,隻有身體相對好的青壯在這饑寒交迫的世道裏存活下來的概率最大。

“把標準放低一點吧,拖家帶口的優先吸納。獨身一人的青壯不能超過戶數的四成。社兵數量暫時控製在四百人左右。”

“四百人?會不會有些太少了?”

“兵在精不在多,就這麼大點的田莊,四百人已經是能容納的極限了。”

社兵四百人,就意味著有差不多三百戶人家,再加上收養的孤兒,田莊就有將近兩千人。如果不是有餘誠在,光靠田莊的這八百畝地,是養活不了這麼多人口的。

這時,因為羊吃了地裏的幼苗,放羊的與除草的人吵了起來,繼而變成了養殖組與種植組罵戰。雙方人越聚越多,眼看就少不了一番撕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