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公立圖書館(1 / 2)

今天是荊州公立圖書館開館的日子。

作為餘家軍掌控中的第一座圖書館,餘誠籌劃中的圖書館是一座三層的鋼筋水泥建築,然而缺乏材料與熟練的施工隊,導致工程還停留在圖紙階段。

時間不等人,餘誠隻能將一處沒收的前主簿的宅院改造一番,掛上了荊州公立圖書館的牌子。

還有一個原因是張民表年紀大了,餘誠生怕這老頭哪天噶了,見不到自己許諾給他的圖書館,在地底下還要罵自己不講信用。

這圖書館裏藏書有將近一半是張民表的貢獻。餘誠在開封時將張家藏書一掃而空,才逼迫張民表舉家隨之南下的。

其實張民表應該感謝餘誠才對。在原曆史中開封被黃河淹沒,張民表帶著一家人和自己最寶貴的書冊畫卷登木筏逃命。因為人多導致木筏翻沉,除了張民表的小兒子活命外,其餘人全部遇難。

現在張家老少一個人都沒少,連家中藏書都被餘誠還了回來,所以張民表今天難得的開懷大笑,看餘誠似乎也不那麼討厭了。

“餘司令真乃神人也!數萬冊書,這才一個多月,竟然真的抄出來一套。”張民表手裏拿著一本書,忍不住感慨著。

一個月?

餘誠也在感歎,在明朝是一個多月,放在現代隻有兩個星期不到,就把張家的藏書全留了影印版,為此自己光加班費就掏了多少出去。

因為時間太短,即使打印機都幹冒煙了好幾台,也隻不過印出了四千多卷書。再加上餘誠從現代搜羅來的一些,才給圖書館搭起了架子。

“賽庵先生,我沒哄騙你吧?”餘誠笑著對張民表說:“你手中藏書沒少幾冊,在開封時答允你的圖書館今天也開張了?”

張民表狠狠瞪了兒子一眼,少的那幾冊書就是兒子半路逃跑被抓後,餘誠作為懲罰扣留的,還是前宋的孤本,讓張民表想起來心裏都在滴血。

“以後真的是所有人都可以來這圖書館讀書嗎?”

“不用以後,從今天起,所有百姓都可以進圖書館閱覽群書。不過他們隻能在館內閱讀,隻有辦理了借閱證,才可以將書借回家中,定期歸還。”

其實說是所有百姓,但這個圖書館的主要服務對象還是本地的士子,百姓們頂多進來瞧個新鮮。

至於借閱證,想辦理有三種途徑,一種是花錢辦理,二十兩銀子一張;一種是有人作保,張家有二十個作保名額,李家與崔家各十個;最後一種則是在餘家軍中任職的。

崔應朝拄著拐杖道:“漢朝蔡邕整理官府藏書,將七部儒家經典刻在洛陽太學門外,使人人皆可觀看。熹平石經,一時傳為美談。”

“今日餘司令建立此公共圖書館,還是世間頭一遭。若非時局動蕩,此事堪為文教盛舉啊!”

要知從古至今藏書者眾多,有官府藏書、私人藏書、書院藏書、寺觀藏書,但都是敝帚自珍,不對大眾開放,所以崔應朝才有此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