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望離開後,餘誠回到書房,將情報上闖軍各營主要將領與自己手頭史書上摘抄下來的目錄相互對照。
史書上闖營有記錄的主要將領分五營,共二十二將,而派駐在襄陽的間諜打探來的情報上則有五營三十六將。
闖軍此次所封權將軍共有兩位,分別是田見秀與劉宗敏。田見秀負責提督諸營事,劉宗敏則統帥五營中實力最強的中營。
製將軍有六位,分別是統帥左營的劉芳亮,右營的袁宗第,前營劉希堯,後營李過。這四位製將軍掌握野戰軍實權,除此之外還有兩位製將軍,分別是賀錦與任光榮。賀錦雖不掌實權,但位次隻在兩位權將軍之後;任光榮則執掌衛戍部隊。
果毅將軍有十二人,分別為穀可成、任繼榮、吳汝義、馬世耀、劉體純、白鴆鶴、謝君友、田虎、馬重僖、張能、羅戴恩、白旺。
威武將軍十六人,分別為高一功、藺養成、馮雄、黨守素、張鼐、辛思忠、李友、郝搖旗、李侔、牛萬才、劉汝魁、王文耀、朱養民、範鼎革、謝應龍、韓華美。
在情報末尾,還彙報了闖軍正為下一步的出兵方向起爭執,不過關於爭執的具體內容還不知曉。
密探探查不到的消息,餘誠卻從史書上找到了。此時擺在李自成麵前的有三個戰略方針,其一為牛金星提出的攻打河北,直搗京師;其二為楊永裕提出的攻打金陵,截斷漕運,坐視京師不攻自破;其三為顧君恩提出的攻打關中建國,招攬三邊精兵,然後經山西攻打京師。
在原本曆史上李自成是選擇了第三條,而且差點就成功了。
可是現在曆史有了餘誠撥動車輪,就有了很大的不確定性。此時餘家軍占據荊州,相當於一把刀頂在闖軍的後腰上。雖然餘誠和李岩談判,名義上歸屬於闖軍,但李自成真的會相信那一紙協議嗎?
襄陽。
剛剛完成封官定製的闖軍散發出勃勃生機,尤其闖軍取消了朝廷橫征暴斂巧立名目的各種稅收,還貼出告示,宣布三年不征糧食,勸慰百姓恢複耕種,對貧苦百姓還給提供耕牛、糧種。
這種種措施下,黎民百姓仿佛看到了改朝換代的希望,期盼著回到以前的太平日子裏去。
在襄陽城最繁華的街道上,新開了一家麵館,名叫曹家麵館。
曹家麵館的老板叫曹有金,做得麵條夠筋道,吃麵還送小鹹菜,有酸辣爽口的蘿卜幹和十分下飯的鹹韭菜。
但這兩天曹家麵館裏生意最火的還是羊肉泡饃,尤其駐紮在襄陽城裏的闖軍,有許多都是出自關中,有家鄉的風味,都呼朋喚友的來嚐。
火爆的曹家麵館今天卻十分冷清,偌大的店麵裏麵隻坐了一桌客人。
有慕名來的食客還沒走近麵館,就看到門前站著一員小將,手按寶劍門神一樣的站在門口,四周還散布著十幾名甲士。
食客心裏打了個突,急忙轉道。他也是闖軍中的老卒了,那小將怎麼可能不認得,正是新封的中權親軍帥標正威武將軍,張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