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036農場(1 / 2)

今年的氣候依舊還是比以往更冷一些,原本九月中旬就能成熟的稻子愣是拖到了九月下旬。

此時江漢平原種植的還是一季稻,兩季稻雖然一年產量比一季稻多,但耗費精力也大,而且技術還不成熟,所以種植兩季稻的田地隻有百分之二三。

鄧六斤天不亮就起床了,拿著十幾個識字牌來到院子裏借著晨曦一個個翻看。

“放以前,誰能想到種田的泥腿子還要識字啊!!!”

鄧六斤一邊看心裏一邊哀歎,想到昨天組長說過的今天要抽考,他就一陣頭疼。

鄧六斤原是王莊裏的一個佃戶,出生的時候上稱一稱,足足六斤整,他爹一高興就給他取了個六斤的名字。

往上屬三代,鄧六斤他爹、他爺爺都是這個王莊的佃戶,三代人眼瞧著王莊的主人從親王降格成了郡王,現在又換成了叫餘家軍的反賊。

至於王莊原來的主人,那個鄧六斤隻聞其名不見其人的郡王,在餘家軍入主荊州後在絞刑架上蕩了秋千。

當時鄧六斤就攙著他爹鄧穀在廣場觀刑,看著曾經的主子在絞刑架上隨風飄蕩,父子倆一陣彷徨,不知道自家該何去何從。

最後鄧穀歎口氣,偷偷說:“管這天底下誰當了皇帝,總不會自己掄鋤頭下地,咱這地該種還是種,就看主家能不能心善少收兩鬥租子。”

似乎他的願望被老天爺聽到了,沒多久占據荊州的這夥賊人就出了告示,那篇《土地管理辦法》讓父子倆歡欣鼓舞。

雖然告示中說了佃戶租種的土地交租不得超過三成,但同時也說了以前的什麼王田官田都收歸餘家軍所有,他們一家種的就是王田,以後該何去何從也沒個消息。

餘家軍也沒讓他們等多久,很快就有一支隊伍來接手王田,將鄧六斤所處的王田改名為036農場。包括鄧六斤一家在內,原本王田裏的七十八戶佃戶全部轉為農場職工。

接手這處農場的一共有四個人,分別是一個農場廠長,一個會計,兩個技術員。廠長姓周,名叫周振業,一來就召集了所有佃戶開大會。

在會上周振業向這些佃戶們解釋了什麼叫職工,簡而言之他們種地的收成全歸農場所有,每個成年勞力按性別和年齡記工分,到月底了再用工分結算工錢。

這工分製度聽得一眾佃戶一頭霧水,他們滿懷忐忑,直到周振業說農場會建食堂,農場的職工和職工家屬每月會發糧票,然後在食堂憑票吃飯,這些佃戶才把心放下。

就像鄧六斤一家六口,他算壯勞力,妻子和十三歲的大兒子算弱勞力,老邁的父親和兩個小兒子算家屬,不算勞力。壯勞力、弱勞力、家屬每月所得糧票都不同。

然後就是對佃戶的分組,七十八戶佃戶分為七組,每組都有一個小組長,每月還會進行評比,工作完成得好的小組會有額外的工分和糧票發下。

分完組後,新鮮出爐的農場職工在兩個農技員的指揮下開始投入緊張的耕種中。讓鄧六斤奇怪的是,這兩個農技員種地竟然是看著書指揮,每株秧苗隔多遠,都恨不得拿尺子量。還有田地施肥,用量多少恨不得拿秤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