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勾決與假釋(2 / 2)

船塢是用幾個大魚塘為基礎修建的,計劃修建一個二十米寬,一百米長,五米深的大水池方便餘誠將船隻轉移到明朝。

現在這個池子已經有了雛形,隻需要再加深就好。

餘誠喊來張德耀,說道:“有個新任務要交給你。”

張德耀挺胸行禮:“願為司令赴湯蹈火!”

“籌建水師。”

張德耀傻了眼:“啊?司令,我不會呀!”

“你不會,我就會嗎?”

張德耀十分篤定:“司令一定會!”

在親衛團中,將士們早就將餘誠看做是無所不能的神仙,怎麼可能有司令都不會的事?

餘誠選擇張德耀也是無奈之舉,他手下沒有水軍人才,更何況明朝的水師戰船與餘誠將要運來的現代船艇全然不同。

之所以挑中張德耀,除了忠誠之外,主要因為張德耀的文化底子好,認識的字都比其餘營長多,這樣看起船隻的說明書都比別人快些。

從文化程度這一方麵來說,新上任團長的吳殳當然更適合,而且吳殳也愛好研究各種戰法。

但是五年內餘家軍的主要戰事都在陸地上,正是陸軍縱橫決蕩的時候。餘誠對吳殳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夠獨自支撐起一個方向的戰事。

張德耀苦著臉接下這差事,餘誠允許他從親衛團中抽調一批骨幹,先把水師的框架搭起來。

就在餘誠視察完準備回城的時候,一個小老頭從施工隊伍中衝出來,跪在離餘誠還有十幾米的地方哭喊道:“冤枉,冤枉啊!”

監工一個沒看住,被手下勞工闖出來,也連忙請罪。

喊冤的是韓守信,他兒子韓堯打傷了下鄉的巡查員跑了,他作為韓家主事,便被方魁抓了過來。

陸為山抓回來後被判了絞刑,韓守信因為罪責輕,所以罰作苦役,在船塢這裏挖土。

韓守信一把年紀哪裏受的住這般苦,看到有人來視察,猜到必是大官,所以就急忙喊起冤來。

餘誠聽完前因後果,笑著說:“那你也不冤呐!”

韓守信求饒道:“小人不敢,隻是小人年紀大了腿腳不好,求老爺允小人用錢糧贖罪。”

餘誠臉色冷了下來:“你把我餘家軍法度,當做是強盜綁人勒索嗎?”

韓守信連連磕頭,口稱不敢。

還是崔應朝勸道:“司令,畢竟是老人,還需體恤一二。若是累死在苦役過程中,反傷司令仁德。”

餘誠想了想也確實,一個老頭在苦役營中幹不了多少活,所犯罪責輕,逼死了也無甚必要,便指示道:“那便依軍師的,讓聯防隊定下標準,許他用錢糧自贖吧。”

韓守信歡喜之餘趕緊謝恩,卻聽餘誠補充道:“你這隻是假釋,放你回去不代表這案件銷了。你兒子一日不歸案,這案子便銷不了,這錢糧你便要多交一日。”

打了人掏點錢就想走,哪有那麼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