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騎兵營首秀(1 / 2)

騎兵營雖然是營編製,但人員規模隻有兩百六十人。這一方麵是因為騎兵訓練難度高,另一方麵則是餘家軍的戰馬稀缺。

餘家軍的戰馬大多是幾次作戰繳獲而來,隻有少量是從牛馬市收購的。在如此亂世,馬匹也是稀缺資源,內陸馬場稀少,邊塞的馬匹又運不進來,所以導致馬匹價格居高不下。

餘誠也曾有過從現代買馬帶回明朝的想法,可是谘詢過價格後就打消了這個念頭。一匹能用做戰馬的馬匹,價格要兩萬左右,再加上運輸成本,餘誠覺得少說可以將二十個士兵包裝成鐵罐頭了。

再加上荊州河道縱橫,不利於騎兵作戰,所以目前的騎兵營隻能是搭個架子,等日後有機會再行擴張。

人數少也有人數少的好處,騎兵營的裝備要比步兵好很多,在其他部隊步槍裝備才一半時,騎兵營已經全員完成了步槍換裝。

騎兵營的步槍用的不是夏式步槍,因為夏式步槍使用的紙殼彈在馬上操作不夠方便,騎兵營需要的是一種能夠快速輸出火力的武器。

原本餘誠是想給騎兵裝備杠杆步槍的,可是杠杆步槍不支持紙殼彈,隻能無奈放棄。

如此一來,原本已經被餘誠淘汰掉的左輪步槍又被他撿了回來。盡管左輪步槍有著種種缺點,但用在現階段的騎兵竟然十分合適。

每個騎兵裝備一支左輪步槍,彈巢內預先裝填有五發紙殼彈,在百米距離內精度還是有保證的。

在同時期敵人的騎兵還在用刀槍、弓箭、三眼銃的時候,餘家軍的騎兵用上了連發步槍,那幾乎就是降維打擊。

騎兵營成立才半年不到,許多士兵在此之前根本就沒摸過馬,能有過騎驢子經驗的士兵都很少。但就是靠著這一身精良的裝備,讓陳達對騎兵營的戰鬥力極有自信。

等他們趕到夷陵城外時,樊虎已經押著一隊又一隊的俘虜往回走了。一場夜戰將大西軍打得潰逃,樊虎見好就收,沒有窮追不舍。萬一中了敵人的調虎離山之計,導致夷陵有失,那就是笑話了。

陳達率領騎兵營恰在此時趕到,聽說還有一支千人左右的敵軍向西逃了,短暫休整後便率騎兵營繼續追擊。

夷陵往西,便是沿長江一線連綿不絕的山脈。張定國此時還有一千三百餘士兵,率軍疾行,準備在上遊找地方過江。

他們渡江時隻攜帶了一天口糧,若是就此進山,撐不了幾天就會斷糧。於是王道亨帶了數百人衝進附近的村子搶糧,結果他們剛把糧食搶到手,騎兵營就殺到了。

這是騎兵營第一次實戰,陳達緊張到手裏冒汗,他親自帶隊衝到離敵軍隻有五十米左右距離上,然後舉起左輪步槍齊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