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闖軍來說,剛剛過去的春節是相當忙碌的。
不,現在已經不叫闖軍,而是應該稱為大順軍了。
就在今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建國,國號大順,改元永昌。
所以這一年按明朝年號是崇禎十六年,對大順軍而言則是永昌元年。
相比原本曆史,李自成建國早了足足一年,這一年他千裏轉戰,連破明軍苦心經營的重兵集團,獲得了極大的戰略優勢。
即使對正處於上升期的大順軍來說,常年征戰也是一件極為辛苦的事情。所以這個冬天大順軍的動作並不大,隻是派兵鞏固已有的勝利果實。
自孫傳庭身死潼關,陝西已經沒有能與大順軍爭鋒的力量。李自成分兵而出,陝西各州縣望風而降,陝北、漢中,盡皆落入大順軍的手中。
唯有榆林還存有一支明軍,這支明軍與義軍廝殺多年,仇恨深重不肯歸降。大順軍連攻十餘日,才破城而入,將這支明軍剿滅。
直到過完了正月十五,大順軍才有了大動作。劉宗敏統兵八萬,西出攻略寧夏甘肅。
李岩心事重重的步入暖閣,一股熱氣撲麵而來,使他一連打了三個噴嚏。
“林泉,要注意身體啊!”正在暖閣內查閱文書的牛金星關心的說:“如今聖上剛剛建國,正是要依賴我等的時候,此時可千萬不能倒下!”
李岩悶聲悶氣的答應一聲,看著暖閣中心擺放著的鑄鐵火爐,眉頭又皺起來。
伴隨著爽朗的笑聲,宋獻策也掀開門簾走進來,一臉興奮的說:“好消息,好消息呀!”
牛金星來了精神:“什麼好消息?”
宋獻策沒有賣關子:“剛剛傳來軍報,汝侯統兵已至固原鎮,朱明總兵白廣恩請降!”
白廣恩也是大順軍的老對手了,前後幾次跟隨孫傳庭出潼關與義軍作戰。
大順軍攻取陝西時官僚的反應已經有所變化,開始有官吏主動投降,比如陝西布政使陸之祺等。
此時白廣恩的投降意義重大,這還是明朝第一位投降的總兵級軍官。有他投降在前,以後招降其他明朝將領時就會容易許多。
聽到這消息,牛金星喜形於色,李岩一直皺著的眉頭也舒展開來。
“白廣恩一降,陝甘一帶再無隱憂,隻需遣一二偏禆領三五萬兵馬便可穩定地方,汝侯還是應該班師回朝準備東征事宜才對。”
李自成建國之後,文武大將俱有封賞,文官第一人是牛金星,受封天佑殿大學士;武將第一人則是劉宗敏,受封汝侯。
要東征明朝京師,徹底的改朝換代,又怎麼能少得了劉宗敏這武將第一人呢?
李岩卻開口反對道:“依我看還是應該等一等,此時我朝剛剛建國,根基不穩,最好還是在陝西從容經略一年半載,再行東征。”
牛金星道:“林泉此言差矣,正因我朝剛剛建國,將士們士氣正高,盼著建功立業恩澤百世,所以才要在此時一鼓作氣出兵東征。”
“我朝確實根基未穩,朱朝難道就穩了?連番大戰,朱朝北方已無可戰之軍,正是趁著他們兵力空虛直搗黃龍的好機會。若是再等下去,朱朝從南方調集兵力北上,這場滅國之戰隻怕會再生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