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高校生涯的女生們中,有聰明的也有愚蠢的,有漂亮的也有難看的,有溫柔的也有潑辣的,有善良的也有壞透的……但要用一個詞定義蘇菲,那一定是:野生的。

在蘇菲開始職場曆險之前,我們有必要考古一下她從小到大的種種傳奇行(劣)徑(跡):

蘇菲小時候,國內還沒有互聯網公司,她的第一誌願不是做互聯網,而是一種不合法的職業——她小時候老是跟家裏的老人一起看黑白老片子,那裏麵的英雄人物沒幾個好過的,不是老虎凳就是坐電椅。倒是女特務們每天打扮的漂漂亮亮,唱唱歌跳跳舞,於是她覺得還是這個比較適合自己。

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問每個小朋友將來的職業夢想,蘇菲高高興興地站起來說:“特務”。可把老師給氣壞了,嚴肅地訓斥道:“你怎麼能當特務呢!你看那些特務,一個個都賊精賊精的,你這麼傻,怎麼能當特務呢!你當不了特務,這輩子也別想當啦!”

由於智力不達標,蘇菲的第一誌願就這樣泡湯了。

如果看官以為蘇菲隻是智商不達標,情商還在線,那就大錯特錯了。上小學的時候,她經常因為瞎說大實話而被罰站或轟出教室。

比如蘇菲的小學自然課老師,人人都知道她講課水平不佳,但都知人而不評人,學生們上課時不是畫畫就是小聲聊天,隻求把這段時間打發過去就好。就像《皇帝的新裝》裏的小孩,每個人都看到皇帝赤身裸體,但大家都心照不宣,隻有蘇菲偏偏要不過腦子把真話說出來。

一個盛夏午後的自然課上,大家聽得昏昏欲睡,老師滿意地說:“今天你們還不錯,沒人上課說話、搞小動作。”

耿直的蘇菲大聲回答:“那是因為我們都睡著了。”下一秒她就被轟出了教室,可正合她之意,那種感覺就像勝利大逃亡一樣,快樂得不要不要的。

如果隻是語不驚人死不休,老師們尚可忍受。但蘇菲上課時從不專心聽講,總是呆頭呆腦地望著窗外,對老師的問題一問三不知,一臉煙水迷蒙的幽夢表情,可把老師氣壞了。

班主任對蘇菲的討厭之情溢於言表,在家長會上點名批評她上課不聽講。媽媽回家後狠狠地把蘇菲批評了一頓。這頓批評成效顯著:蘇菲在下個月的期末考試中考了全班第一。

她天真無邪地望著老師說:“不聽您講課的學生考了第一名,聽您講課的學生隻能考第二、第三、第四……甚至倒數第一。我們是不是不好好聽講,才能取得好成績呢?”

蘇菲拿全班第一絕對是“瞎貓碰到死耗子——歪打正著”,下一次期末考試中,她的成績就下滑到中等偏下。家長會後,班主任特意留下她的家長,暗示要給她做智商測試。

蘇菲的父母一聽,此話有理,忙帶她去了醫院。結果出來,智商145,遠高於正常人的90分。老師一口咬定結果有誤,父母隻得帶她換了家醫院重新測一遍,智商148,還高於上次。蘇菲的父母怎麼也不相信這個結果。

“智商測試要考慮多種因素,並不是一次就能測準的。”蘇菲的父親說。

醫生為難地望著他們:“建議你們還是別測了,霍金的智商也就152。按這個趨勢,你閨女再測一次就要趕超霍金和愛因斯坦了。”

“可孩子的老師說她認知理解能力有問題,建議我們多測幾次啊。”蘇菲的母親說。

醫生思忖片刻:“這樣吧,下周你們再來一趟。”

“我說吧,還得測,前兩次測得不準。”

“下次不用帶孩子來了,你們把老師帶來,我給她測。”醫生回答。

蘇菲的父母一合計:既然問題不是出在智商,那肯定就是出在情商上了。果不其然,情商檢測結果幾近負數。

從此以後,蘇菲的問題不但沒解決,還被合理化了,她多了個口頭禪:“所有能用情商解決的問題——我都解決不了。”

整整六年,蘇菲一見到小學老師,就像街頭小販見到城管,有多遠跑多遠。但按照老師的說法,她學習不用功,但總能僥幸把考題蒙對。從小學僥幸蒙上一所重點初中,又從初中僥幸蒙上了一所重點高中。但幸運女神不會總是垂青沒有準備的人,蘇菲終於栽在了高考上。

話說蘇菲在高中分文理科班時先讀的文科班,因為三天兩頭的逃學,幾乎快把曆史和政治老師給整崩潰了。為了把無辜的老師們從崩潰的邊緣拉回來,也實在擔心自己的成績上不了重點大學,蘇菲決定轉到理科班。

文科班的班主任跟理科班的班主任關係不怎麼好,因此刻意隱瞞了蘇菲的種種劣跡,並適度誇大的她在數學方麵的天賦,給理科班的班主任造成一種蘇菲隻要好好加以培養、將來一定能解出哥德巴赫猜想的錯覺,然後就歡天喜地的把她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