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1 / 2)

狩獵場上,太子辛一人倒曳九牛,撫梁易柱的神勇,很快就在整個朝歌傳的沸沸揚揚,邊陲的幾個部落聽聞都不敢輕舉妄動。

這一日,嫁與西伯侯的帝乙的妹妹,也就是子辛的姑姑回到朝歌。

子辛的這位姑姑還待在閨中的時候,麵容姣好,又為人和善,對幼年的子辛更是疼愛有加,子辛也對這位姑姑向來親近。

有一次子辛與哥哥子啟打鬧,明明是子啟偷拿了母後的一隻嬌綠的玻璃種翡翠如意,子辛上前去搶,想要還給母後,可是子啟卻硬是不給,還與子辛廝打起來,口裏喊著,“為什麼,我要的東西,你總是與我搶!處處與我爭!”

就在這爭搶中,玉如意掉落在地上,碎成了兩半,那是母後最愛的一隻如意,子啟見狀趕忙溜走,叫來母後,誣陷是子辛,母後見子辛手拿破損的如意是心疼的欲哭無淚,頓時火冒三丈,不管不顧,一把抓住子辛就是對著小屁股竹筍炒肉,攔都攔不住。

還是子辛的這位姑姑把自己的一對上好的冰種翡翠鐲子送給了皇嫂,皇後的氣才消了,停住了手。那對鐲子可是先前皇祖母留下來給姑姑的嫁妝,俗語說的好,“黃金有價,玉無價。”這對翡翠鐲子不僅價值不菲,有錢也難求,更別說是一對,足以見姑姑對這位皇侄的喜愛。也因此姑侄關係一直不錯,子辛對待這位姑姑甚至比對待自己的母後還要上心。

可是當年,帝乙東征西討,在攻打西北地區的時候,誤殺了當時周族的部落首領,季曆,商周的關係一落千丈。季曆之子姬昌帶著對商朝帝乙殺父的仇恨繼位後,蓄聚兵力,日夜操練,以準備為父報仇。

此時的商王朝雖然國力強大,卻正經曆東南的夷方先後同孟方、林方等部落的叛亂,可謂是外患嚴重。若是再收到周部落的全麵夾擊,也是吃不消的。

帝乙為了避免東西兩方同時受敵,也為了修好因自己殺了季曆而導致的緊張的商周間的臣服關係,采用和親的辦法來緩和商周矛盾,穩定全局,希望唇齒相依的商周兩大國之間彼此不記前嫌,親善相處。

姬昌還是審時度勢的,雖然仇恨已經積聚,但是考慮到自己剛剛即位,還有一些前朝反對自己的勢力,況且兵力國力都不能與大商朝抗衡,不能走了父親的老路,便臥薪嚐膽,假意穩住商王,同時也是為自己的複仇爭取充足時間,同意與商聯姻。

帝乙聽聞姬昌同意,真是喜出望外,誇姬昌識大體,也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親自擇定婚期,置辦了豐厚的嫁禮,還任命姬昌繼其父為西伯侯。這選定的公主,便是自己的這位妹妹,子辛最親近的姑姑。

成婚之日,真是風光,西伯親自去滑水相迎,以示其鄭重之極。還自稱的說:“小邦周何德何能迎娶了大邑商的公主,而今能夠與商王之妹聯姻,真是天作之合。”

帝乙見西伯侯如此的誇讚自己,喜不勝收,又分封了幾塊土地給西伯侯作為自己妹妹的嫁妝。

此事史稱“帝乙歸妹”,一時傳為美談,商周雙方皆大歡喜,商周重歸於好。

子辛當時年幼,雖不懂的這些來龍去脈,卻也懵懂的記得自己對姑姑的不舍之情,想著自己再不能同姑姑見麵了,還流下了幾滴男兒的眼淚。

一來當時交通並不發達,二來嫁出去的女兒不好總是回娘家會被人說閑話,所以自從公主嫁了西伯侯,便極少回朝歌,這次返朝,讓大家都覺得有些意外。

不少宮娥紛紛議論,“難道是西伯侯待公主不好?”

“怎麼會啊,周國小小的邦國哪裏敢與大商叫板,娘家這麼厲害,夫家哪裏敢欺負呢。”

“嘖嘖嘖,你沒見著每次諸侯朝拜我們陛下,就屬西伯侯那個畏畏縮縮的奴才樣子!借給他熊心豹子膽都不敢呢!”

子辛聽聞姑姑回來,十分歡喜,騎了千裏駒早早在城外迎接,遠遠見西伯侯的儀仗隊護送夫人浩浩蕩蕩的前來,生怕別人不知道西伯侯對自己夫人的寵愛。

西伯侯見了子辛,忙下馬彎腰作揖,按理說子辛隻是皇子不是帝王,身為侯爺的西伯侯本不用行如此大禮,可是西伯侯卻一舉一動都畢恭畢敬,絲毫不敢怠慢,

俗語說打人不打笑麵人。子辛雖然平日看不慣西伯侯的唯唯諾諾,但是見他禮數周全又謹小慎微的模樣,也沒什麼話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