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絕對是當世最有名望的梟雄之一,或許名聲不及四世三公的袁紹,但是能力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目前曹操的身份地位,劉備拍馬不及。
被曹操如此稱讚,值得劉備吹一輩子。
陳乾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劉備如何不知,雖明知這個年輕人是激將自己,劉備卻心甘情願入甕。
接下來的商談就順利多了,已經議定了條件,二人也不再繼續勾心鬥角,開始討論如何“名正言順”地為劉備除掉封仁這個絆腳石。
次日一早,呂布率領大軍在城外五裏處擺好陣勢,隨時準備攻城。
城牆上,劉備與封仁對是否出城迎戰有了不同的意見。
自從劉備三兄弟與呂布單挑之後,呂布似乎也知道了他們的難纏,這幾日每天都圍而不攻,沒有真正發動攻城。
“國相,如今呂布圍而不攻,城內萬餘大軍人吃馬嚼的,耗費甚多,長久下去恐怕堅持不了多久。依我看,不如出城與呂布決戰,殺殺他的銳氣,讓他主動退兵。”
封仁對劉備主動出戰的想法很是不解,明明在城中堅守不出的話,最終獲勝的必然是他們,何必急於求成,出去冒險?
可是劉備不是鄭興,哪怕劉備的想法再奇怪,他也不能不慎重對待。
“劉使君所言不差,城中糧草估計最多就能堅持一個月。不過呂布遠道而來,消耗的糧草數倍於我軍,我就不信,他能繼續圍城一個月!”
封仁的話其實還是有所保留的,城中府庫的糧草的確隻夠支撐一個月,可是這些糧食吃完了,還可以在城中士族和百姓中征收,若是不顧民憤的話,以他的估計,支撐到年底應該問題不大。
劉備顯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沒有繼續在糧草上做文章,而是說道:
“曹司空不顧南陽戰事危急,令備前來為國相解圍,如今袁紹又屯兵黎陽,眼看著大戰即將爆發。備實在無心困守沛國,眼睜睜看著朝廷南北戰局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現在曹操的形勢確實不妙,原本以為沒有了賈詡的張繡就如沒牙的老虎,彈指可沒。
誰知道,曹操出兵之後就萬事不順,先有劉表派大將文聘馳援,後有呂布襲擾沛國,甚至河北袁紹也開始調兵遣將,隨時可能渡河而擊。
為了應付呂布與袁紹,曹操不得不抽調南方的兵馬,導致遲遲不能消滅退守穰縣的張繡。
劉備此言不虛,封仁也從劉備的話中感受到了壓力。
所謂食君之祿為君分憂,封仁是個典型的官僚,有守土一方的責任心,也有報效國家的忠心。
劉備的這句話確實打動了他,但他還是對劉備三兄弟的戰力有所擔心,道:
“話雖如此,可是呂布天下無雙,劉使君對上他有幾分把握?”
劉備見封仁鬆了口,心中大鬆一口氣,連忙開口將自己的計劃說了出來。
“不瞞國相,呂布戰力的確天下無敵,哪怕我等三兄弟同時出手,也難以留下他。不過,戰場之事,可遠不是逞匹夫之勇就能決定勝負的。”
“備有一計,便在國相麵前獻醜了,請國相為我參詳一二。呂布無論個人勇武,還是軍隊實力,都勝過我方,如今我們最大的優勢在於地利,而呂布軍因為勞師遠征,糧草運輸就成了他最大的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