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佑跟周夷是因為房子認識的,程佑作為房產經紀人賣出去的第一套房子就是賣給了周夷。
那時候周夷還不到三十歲,在投行企業已經算是小有成就。
他從程佑手裏買下一套大平層,整個交易過程非常順利。
周夷對程佑的印象就是:嚴謹、認真、真誠、專業。
後來知道程佑是A大的學生時,他笑了笑說:“你們係的楊教授也是我老師。”
再見麵是在學校,當時是大三臨近期末考,程佑在楊教授辦公室見到了周夷。
兩人都是一愣,周夷給程佑的印象就是一個精明又痛快的商業精英。
楊教授跟周夷說:“趁你來學校,我就幹脆不寫推薦信了,這就是我說的要給你推薦的那個學生,這不是走後門,他是我這兩年帶過的最優秀的學生,叫程佑。”
楊教授拿出了命令的語氣說:“你們單位要是有實習的機會可以考慮考慮他。”
周夷任職的公司是頭部券商海發證券,那可是多少大學生擠破腦袋都想去的地方。
買那一套房子時,程佑給周夷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所以他沒有一絲猶豫就很痛快地答應了。
他說:“不用您推薦,他就是去我公司麵試,也能被錄用。”
周夷轉而跟程佑說:“我記得當時我還跟你提起過,我也是楊教授的學生,這麼說起來,我就是你的師兄。”
那時候程佑在房地產銷售行業已經摸爬滾打一年多了,手裏還有一家房地產中介公司。
他平時經常跟這些有錢人打交道,那個中介公司手底下也有幾十個人,所以說話做事早已被鍛煉的非常成熟。
他不知道周夷這句話是出於給老師麵子還是真的高興,反正程佑挺感激地笑了笑說:“謝謝師兄給我這個機會。”
就這樣,程佑順利地進入了海發證券。
在海發證券工作的前兩個月,公司裏並沒有人知道他和公司副總周總認識,當時他能參與的項目也就是在各個項目組裏打雜。
後來有一個項目總監跟周夷說:“周總,要不您把新來的那個實習生程佑調到我組裏吧。”
當時他們幾個領導層在開會,周夷就打聽了一下這一批實習生的能力。
一個項目經理說:“上個月,我們做的那個互聯網項目,我都懷疑他是不是在互聯網行業幹過幾年,或者做過行業研究,對這行了解的挺多的。”
周夷說:“他在A大修的是金融和計算機雙學位。”
那之後,程佑看似跟同一批實習生沒有任何差別地分在了各個項目組,能做的好像也就是給帶自己的師父打打下手,收集資料,解決工作中一些瑣碎事情。
但其實程佑跟的項目組卻完全不同,海發的業務部門,就屬投行業務創收最多。
整個公司,就像是一個金字塔。
業務部是塔尖,而投行業務是塔尖中的塔尖,能給公司賺了錢的人在這個公司永遠比別人享有更多的話語權。
就比如很多小私企,甚至老板都得看銷冠的臉色。
程佑被分到的那個項目組,各個都是精英,不是名校畢業,就是國外鍍了金留學回來的海歸。
他被分過去以後,就直接被拉去了當時公司裏最要緊的項目裏。
一個準備上市的公司老總突發急病意外死亡,一夜之間整個公司變得草木皆兵。
這位姓婁的老總有一兒一女,可這一兒一女卻不是一母同胞。
老父親還沒出殯,為了爭奪股份,兄妹倆就已經開始打的你死我活了。
海發作為公司的大股東,自然是要去慰問一下的,當時程佑跟著項目總監還有周夷也一塊去了。
他們圍觀了這對兄妹在葬禮上大打出手的畫麵,更可笑的是,在葬禮上,連拉架的人都兵分兩派。
海發並沒有明確表示支持女兒還是支持兒子,作為公司的投資方,支持一個大廢物跟支持一個小廢物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