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八皇子的末路(1 / 3)

徐天華在對國內的事務進行處理之後,便寫了一封密信分別通過不同渠道傳給韓信、賈似道以及趙高等人。

在九淵帝國的所有暗子全部收到了這封信,這也代表著徐天華落日計劃的展開。

北原省,九淵帝國第一大省。

韓信在和八皇子對峙之後,並沒有采取過激的行為,反而八皇子天天派兵試探。

麵具組織的軍事專家建議,讓八皇子摸清楚韓信的兵力構成再行攻擊,不能盲目的進行攻打。

經過這些天的試探,八皇子大概弄清楚了韓信在各地的駐軍。

韓信在平原府的駐軍大概在八萬到十二萬之間,在江州府的駐軍大概在八萬左右。

這些是八皇子的密探暗子傳回來的消息,不過可能就平原府的數據與實際相差不大。

畢竟江州府之前一直是在大皇子的掌握之中,八皇子對裏麵的滲透力並沒有像平原府那麼充足。

不過通過這些數據,八皇子大概用了一個初步的進攻方案。

他打算先集中兵力奪回平原府,在興兵拿下江州府,進而逐步蠶食韓信的生存空間。

顯而易見的是韓信知曉了他的戰略意圖,但是韓信並沒有做出一些改變。

因為他本來就是想在平原府與八皇子決戰,這樣不僅可以吃掉八皇子的主力,還有利於計劃的實施。

如果能在一個月內完成擊敗八皇子的計劃,那麼韓信將順理成章的吞並整個北原省以及北江省。

如果超出了一個月,那麼以賈似道為代表的朝廷勢力將會對八皇子出兵。讓王澤熙從背後出擊,配合北川省巡撫聯合絞殺八皇子。奪下北原省這塊肥肉,接著在共同抵禦韓信。

當然,即使韓信吞下了整個北原省,他還要麵對北川省巡撫以及王澤熙的軍事壓力。

賈似道和趙高能做的就是讓北川省的注意力轉移到董卓身上,牽製住北川省的軍力。

同時,開始攻訐王澤熙,讓前線軍隊人心惶惶,進而露出破綻,被韓信擊敗。

如果計劃順利實施的話,說不定韓信能趁勢再拿下遼東省。

真打到那個地步,恐怕九淵帝國的朝廷哪怕再昏庸,也會集中兵力來對付韓信。畢竟韓信的勢力範圍已經成為九淵帝國除了朝廷正統勢力以外最龐大的勢力了,已經嚴重威脅到了九淵帝國的中央統治。

當然如果韓信完成對北原省鯨吞的話,也必將會成為九淵帝國的眼中釘和肉中刺。

除非董卓攻下北川省,拿下北疆省,威脅到了九幽省和北安省。

真到那時候,九淵帝國說不定還會聯合韓信除掉董卓呢。

九淵帝國目前一直奉行著攘外必先安內的思想,才導致了韓信一步步的做大。

當然這思想也不是九淵大帝所提出來的,而是賈似道提出來,當時的九淵大帝正在後宮安於享樂,不理朝政,所以這一思想也就成為了九淵帝國的國策。

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八皇子的處境可謂是極其的不妙。當然他現在並不知道,而是在春風得意著揮兵攻打著韓信的平原府。

手握三十萬大軍,後勤又沒有壓力。

完全可以放手攻打韓信,放哪個人不意氣風發。

現在的韓信可不是當初籍籍無名的小將了,他可是擊敗了董卓的名將。

打敗韓信,就等於踩著韓信和董卓兩個人的名聲上位。

對於現在這個年紀的八皇子來說,有著不可抵禦的誘惑力。

畢竟從小到大,周圍的大臣還是他的父皇,都隻是讚揚他的經濟能力和政治能力,但從來沒有人誇過他的軍事能力。

當然之前他敗給徐天宇幾次,但是那並不能阻撓八皇子有一顆成為名將的心,反而他認為失敗是成功之母。

隻有在一次次戰敗中積累經驗,才能達到最後的戰無不勝的境界。

此次他總結了之前的失敗經驗,他集中兵力攻擊平原府下轄縣城,逐步蠶食平原府。

韓信用八座縣城,拖住了八皇子三十萬大軍半個月的時間,還利用各城的城防,硬生生磨損掉了八皇子足足四萬大軍,而自身的傷亡才區區不到八千人。

當八皇子兵臨平原府府城的時候,韓信並沒有困守孤城。

畢竟韓信的目的也不是讓八皇子破不了城,他的目的可是吃掉八皇子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