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寧帝國的京都再次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各地的官員們也伸長了脖子想要知道這段時間內京都的變故。
要是自己的靠山倒了,就該考慮換一個靠山了。
要是自己擱那靠山沒倒,咱要考慮增進一下雙方的關係。
所以趁著這段時間小雨,便有淅淅瀝瀝的人從全國各地趕往了京都。
全國無數的人想要把京都的情報給帶回去,因為這關乎到成千上萬名官員的前途。
甚至,還有可能關乎到成千上萬名官員的性命。
等到京都的情報全部傳回各地以後,才讓許多官員鬆了口氣。
隻要不是相國大人下令趕盡殺絕,那麼所有的事情都有一切生機。
京都裏麵的大人物們汗流浹背,與他們地方的官員有什麼關係呢?
說一千道一萬,這把火始終沒有燒到他們地方去,不然,他們早就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急不可耐了。
遠在帝國南部的雲省巡撫鬆了一大口氣,差點就以為這次要栽了。
他偷偷截留了天南行省的賦稅,轉而冒充他們雲省的賦稅,這件事情一旦爆雷,等待他的隻有死路一條。
而他在京都裏打點的銀兩,那更可是下了血本的。
因為他清楚的知道,一旦這件事情東窗事發以後,作為這件事情的主謀,他不認為自己會有什麼好下場。
也許他被斬首,已經是最輕微的處罰了。
說不定就搞成個夷滅三族或者夷滅九族。
這種事情,相國大人也沒有少搞。
多少官員都倒在了他的屠刀之下。
雖然說他對待貪官汙吏比較狠,但是對待能臣幹吏的提拔更是不拘一格。
多少官吏都是年紀輕輕就被破格提拔擔任高位的。
雲省巡撫雖然今年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紀,但是他還有著想動一動的心思。
畢竟就政治生命而言,他還是比較年輕。
說不定這些年好好肝政績,就能把自己調到富裕省份,或者調回六部任職。
當然與他有了一樣心思的,還有不少省份的巡撫。
可是那些富裕省份的巡撫,怎麼可能會輕而易舉的讓他們超越呢?
他們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以及中央派係的照顧,光是政策上的資金傾斜,就遠不是他們這些偏遠省份所能比擬的。
所以,雲省巡撫這次隻好劍走偏招一回,不然怎麼能在一眾數據中亮眼出彩呢?
至於天南行省的損失,在他眼中不過如此罷了。
本來就不是我國疆域,就算把他的賦稅搞得再好,對本國人而言又能改善多少生活呢?
但是要是把這部分賦稅放在他們雲省手中,那發揮的作用可就大大不同了。
光是讓相國大人高看一眼,就已經跑贏很多地區了。
今年雲省巡撫有底氣把巴省和贛省幹下去,一口氣達到川省的水平。
其實不用雲省巡撫擔憂,遠在京都的徐天華看著各省的經濟數據就覺得已經有些不對勁了。
雲省今年的數據增長的有些過快了,交上來的賦稅遠超平時,是突然挖到了一個金礦,還是發了一筆意外之財?
賦稅差點兒翻了一倍,報上來的各項數據,甚至已經快追上川省了。
川省的地理位置如此優越,農業一直是他們的頂梁之柱。
但是根據雲省報上來的數據,他們的農業產量眼瞅都要跟產糧大省巴省叫板了。
如果不是數據造假的話,雲省極有可能吞並了一個省份。
不然數據不可能如此大規模的上升的。
總不能雲省巡撫也有係統種植了高產量農作物吧?
總不能雲省巡撫會點石成金吧?
拋開一切不可能來看,極有可能他們截留了某個省份的賦稅,然後整合起來送給了京都。
從地理位置上看,它要截留似乎隻能截留天南行省一個省。
而今年天南行省的經濟數據不能說是差,簡直是慘不忍睹。
那數據簡直比天南行省之前打仗的數據還要難看。
簡直就如同他們今年遭了土匪搶劫一樣。
不隻是白銀被搶,他們的糧食也被燒了個幹幹淨淨。
不然實在難以解釋為什麼經濟數據退步到如此地步。
不過拋開這一切不看,今年上半年總體的經濟數據還是比較不錯的。
對於下麵三個情報機構的互相使絆子,徐天華略有耳聞,但是他並不準備去管這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