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華定下基調以後,諸葛玄頓時狂喜。
他說怎麼今早出門的時候喜鵲一直在叫,原來是這種潑天的富貴砸到了他的頭上。
他是萬萬沒想到自己隻是自導自演了一場大戲,就從一個三品官員,一躍飛到正二品大臣。
而且這個新成立的機構,權勢不可謂不重啊!
以後全國的軍事行動,基本上都要先過一遍他的手。
哪怕是韓信,薛仁貴這種統兵大將,他們要有所作為,也要經過他的手。
這是何等潑天的富貴,何等滔天的權勢!
這一刻,他頓時回憶起了自己的人生。
從科舉新星到兢兢業業的縣令,到為了縣城發展四處求人,到借兵滅國……
點點滴滴化作一個個碎片,拚湊出了諸葛玄的傳奇一生。
說實話,他這個年紀擔任正二品的軍機大臣已經是破格重用了。
雖然比不上當年相國大人驚才絕豔,但已經跑贏了在場的許多大臣們。
要知道現在的這些二品大員們,基本上都是年齡四十往上走了。
最年輕的,不過是借著相國大人的東風起勢。
不然像他那樣的年齡,怎麼可能擔任如此重要的職位?
而像諸葛玄這樣不過而立之年的,屬實已是鳳毛麟角的存在。
諸葛玄下跪領旨的那一刻,他似乎感覺還在夢境之中一樣。
說實話,他投靠相國大人並不算早,立的功勞也遠不如那些人多。
可就是這樣,相國大人仍舊不計前嫌的將他提拔到如此地位。
不對,現在已經不能叫相國大人了,該改稱陛下了。
怪不得能從億萬大寧帝國子民之中廝殺出來,最後登上大明帝國皇帝的寶座。
如此格局,如此心胸,活該他成功!
徐天華不知道諸葛玄已經在心裏把他奉為神明,他這麼做無非是為了權衡朝堂勢力,同時剝離諸葛玄的兵權。
總不能讓他兵變完,就把他一腳踢開吧。
總該有個理由收回兵權。
前些日子下的那道停止職務的詔書,屬實有些草率。
畢竟有從龍大功,又是計劃的重要一環。
說什麼也不能這麼寒了手下人的心。
千金買馬骨的道理,徐天華怎麼會不懂。
所以就有了這位新任軍機大臣的誕生。
一方麵防止其他派係趁機擴充勢力,另一方麵也是讓他樹立一個旗幟,可以和其他派係斡旋一二。
關於大寧帝國改名這件事,他已經命令禮部通告全國以及各個藩國和盟國。
各個省份的督撫自然是雙手雙腳的讚成,他們本來就是徐黨各個派係下的分支。
老大上位了,他們自然也能得到潑天的好處。
說不得今年還在做督撫,明年就入閣了。
各省份的一二把手全都在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全都想用一番亮眼的政績來為自己年關進都準備禮物。
之前被突擊的蘇州府知府雖然沒有被當場拿下,但也是徹底失去了競爭巡撫的資格。
消息到了金陵府知府那邊兒,他高興發更是喻令金陵府放了三天的煙花。
看著囂張跋扈的金陵府知府,蘇州府知府默默舔舐著傷口。
他現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希望相國大人能將他遺忘在小角落裏。
自從那件事爆出來以後,他立馬對整個蘇州府的黑惡勢力進行了一番大清洗,大換血。
殺的那是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無數白花花的銀子被運到了府庫之中,然後全部用來發展地方經濟。
鼓勵商貿,發展海上貿易,做中轉站交易,鼓勵商人大力進軍絲綢,珠寶,紡織等行業,讓蘇州府的經濟再次綻放了活力。
由於之前被黑惡勢力搶占了大部分市場,使得蘇州的手工業等行業發展的異常緩慢。
在蘇州府知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們成功侵吞了之前黑惡勢力留下來的大部分產業,轉而迅速發展起來。
一時之間,整個蘇州府的經濟百花齊放起來。
知府甚至親自主持了幾次商業大會,在會上他著重強調了商人的發展方向。
更對相關部門的官員進行了重要批示,一定要充分做好商人的接待工作。
對各地來往的商人要一視同仁,當然也要對本地的商人采取一定的政策保護。
爭取將蘇州府打造成為整個蘇省地區的經濟中心,歡迎八方來客,共建大美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