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大明建國第一案(一)(1 / 2)

裴長睿被捕後,每日在大牢裏破口大罵,更是時常說一些讓獄卒都不敢聽的驚人隱秘。

沈括對裴長睿本來已經打算當做棄子處理,用他的命來換裴家安穩。

誰料想裴長睿的操作秀的讓人發麻,把宦官派係得罪死也就罷了,竟然還大庭廣眾之下的抗旨不遵!

事後更是假傳軍令,忽悠軍方的人前來拖延時間。

借助時間差把整個蘇省攪了個天翻地覆,而他自己則坐上裴家的快船一路東出,想要逃竄出國。

跑也就罷了,還哄騙了諸多大戶,拿走了許多世家的錢財。

這還想讓人在朝堂上幫他說話求情?

他裴家滿門就是能留下一兩個,那都算是朝堂的袞袞諸公口下留情了。

平日裏普通人家得罪一兩個官員就已經要惶惶不可終日了,他倒好,從陛下到蘇省全體官員幾乎全都得罪了個遍。

六部尚書沒少因為他挨罵,內閣更是早就被噴的狗血淋頭。

所以,在朝堂大佬的一致默許下,蘇省官員的齊心合力下,劉昊成了臨時代管蘇省的巡撫了……

還真是世事無常,大常包小常啊!

蘇省的高級官員不是退休了,就是被調走了,再不然就是被誤殺致死了。

找了一圈,最後猛然發現適合代掌蘇省的竟然隻剩下劉昊了。

於是劉昊恢複了張龍文的職務和自由,並重啟專案調查,對臨安縣縣令進行重點突破。

同時還對蘇省撒開大網,擴大調查範圍,看看蘇省境內是否還有許多像臨安縣這樣的情況。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金陵府下轄十三個縣,各個都跟商量好似的,全都爆了大雷。

每一位縣令都跟變戲法一樣,全都對麾下的百姓采用了不同的方法進行剝削。

隻不過全都沒有臨安縣縣令做的那麼明目張膽,直接把任務目標平攤到百姓頭上,然後偽造高利貸借據,將治下人口比較多的鄉村裏的百姓名字全都謄抄上去,讓這村裏的百姓全都莫名的背負了巨額債務。

當然,臨安縣的縣令非常有數,他是專門找了縣裏負責財務工作的官員進行了計算的。

到了製定高利貸借據的時候,便將這些債務以一個很合理的形式分攤到村落的百姓頭上。

等還款期限到了,再張開血盆大口將他們的土地,房子,積蓄,牲口一點兒不剩的全部吞下去。

他甚至已經提前聯係好了富商,並帶富商們以考察民情的形式提前看過土地。

可以說是沒有張龍文的苦苦堅持,白城村的那些百姓早就被當地縣令一口不剩的全都吞進了肚子裏。

至於造反?

無非是請金陵府五營的兄弟們多吃兩頓飯的事情,況且平定叛亂對於他們本身而言也是件不小的功勞了。

畢竟都隻是些泥腿子罷了,殺光了一茬還會再長一茬的。

什麼都沒有自己的錦繡前程來的重要。

而他千算萬算也隻是算漏了一點,他沒想到草根裏出了個金鳳凰。

更沒想到這個錦衣衛會逮著他死咬不放,明知道他的背後是知府大人,還是不怕死的追查到底。

當然其他十二個縣就沒有出現像他這個縣出現的情況,所以他在被審問的時候,心裏一直有股不服氣的勁兒在裏頭。

憑什麼其他十二個縣令就好端端的沒事繼續做官?

當然他沒有蠢到將那十二個人全部咬了出來,反而是自己承擔了所有的罪責。

然而一個縣令可並不隻是張龍文的目的所在,如果是他自己查的話,一個縣令也就罷了。

可他現在手裏拿著的是蘇省錦衣衛指揮使的牌子,查不出點猛料爆料,回去是要丟腦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