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規劃與目標(2 / 2)

以前的人生中,沈逸雲努力過、難過過、痛苦過、絕望過、最後麻木了。努力學習讓他終於考上了大學,圓了家人的夢;難過他從少到大遊戲打牌賭博,使家裏的狀況雪上加霜,受人歧視;痛苦他父親拿學費及家裏的生活補用打牌賭博;絕望社會的不公平、女友的無情;沉淪自己的無能……

點點滴滴,思來想去,覺得這些基本都是因為缺錢造成。結合前世經驗教訓及社會拜金現象,沈逸雲確定以掙錢為中心,以加強學習與身體鍛煉為基本點,然後帶動各方麵全麵健康發展。

對於掙錢,他想等對這個年代的物質環境及需求更進一步了解後,結合當地狀況再作考慮。

至於學習,小學課業對一個大學畢業的他來說,自然是小菜一碟,隻要稍微溫習一遍就應該毫無問題。這樣的話,關鍵是這小學六年的學習時間,他要怎樣利用?為了避免舍本逐末舍近求遠,浪費身邊的可能的有利資源,他決定從他老爸收藏的各類書籍開始讀起,然後再收集對自己可能有用的各類知識。

其實,沈國明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在當地也算是一位比較有才華與名氣的人。收藏的各類詩歌文學書法文言文等書籍豎著擺在地上能排成3米,也算得上琳琅滿目,再加上他從各類朋友那裏借的書籍,如:周易、生肖命理、天幹地支、孫子兵法、聖經箴言、棋藝講解等等一些書籍,家裏可謂一個小書庫。隻是後來的家庭環境讓沈逸雲根本無法安心學習。

沈國明在家排名老四,上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下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可謂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在家既不受父母重視也不疼愛,所以他跟父母也一直不和。他高中畢業,當過四年兵,喜歡文學,寫的一手好字,為人豪爽但也很高傲,喜歡結交有才華的人,退役後回到家鄉,做了點生意掙了些錢,離老家較遠的地方蓋了現在這所小房子,在這個小鎮上也算一個遠近聞名自力更生受人尊敬的人。隻是後來他的變故也使他臭名昭彰人人遠離,也使他家成為後來其家族中唯一的一戶農民,頗受歧視。前世的沈逸雲大學畢業後跟這些家族親戚基本沒有了來往,也隻是回家過年的時候聽老媽講他們怎樣怎樣了,頗為奉承的樣子,讓沈逸雲也是揪心不已啊。

在沈國明結識的朋友中,有幾位是具有真材實學。其中,最為突出為曾擔任過國民黨少校的鄭炳謙,他一身才藝不為外人知,精通琴譜、棋藝、兵法及各種武藝等,後來不知是什麼原因來到了這裏做了一名小學老師,並且一直獨身;其次為頗具實學的玄學“大師”黃中彥,他較為精通生相命理、奇門八卦、修身養氣、拳法針灸等,這些他很少向外人展示,隻是身邊的一些親朋好友知道而已,並冠以他為“玄學大師”的稱號;最後為當地大家公認的書法“大師”劉學勤,他的一手毛筆字在當地一絕,不管軟筆硬筆無人能及,所以每當逢年辦喜事的時候,都會有很多人請他幫忙寫幾對對聯。他們三位算是沈國明真正的忘年交,沈國明後來臭名昭彰人人遠而避之時他們也沒有真正嫌棄他,能幫的他們三位也是盡量幫助張國明,不圖回報。隻是麵對沈國明時常常搖頭歎息不已,歎息沈國明後來為錢的不務正業,不為所勸,歎息他們漸漸被以錢論位的社會所淡忘。

再者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是抵禦外敵保護自己及身邊人的載體,強健有力的身體及精湛的武藝是它們的有利保障。因為身體虛弱或有病在工作與忙碌中而昏倒、碎死的事情,這個社會源源上演的偷盜、搶劫、綁架、謀殺、投放迷藥、恐怖襲擊等危害事件,前世的沈逸雲見過聽過在網上瀏覽過太多。所以他決定先從鍛煉身體開始,通過跑步、跳高、跳遠、遊泳、爬山、引體向上、體操等常規運動先打好基礎,然後再學習武術與修身養氣術等等能強身健體的任何項目。

最後其它方麵,以前他吃過不能歌善舞、不善言巧語的虧,跟同事朋友老板出去他死氣沉沉破壞氣氛,跟別人爭論有理說不清有苦自己吃。所以他覺得既然有這麼個重來的機會,隻要以後能用的上的各方麵他都會去加強學習與鍛煉。

前世的沈逸雲並不是沒有規劃過自己的人生,隻是當時他思想的局限,曲折的成長,現實的殘酷,一步步使他的目標偏離了軌道,人生失去了方向。

家人相繼入睡,沈逸雲確認自己的規劃與目標後,也心平氣和地漸漸進入他回到過去的第一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