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命運·征服之道(1 / 2)

“自稱為王,又被所有人稱之為王,這種人竟然會說“後悔”哈哈哈,還有什麼比這個故事可能人可笑的嗎?”

似乎想到了讓他愉悅的地方,吉爾伽美什笑的越發肆無忌憚了。

“Saber,如果我理解的沒錯的話,你的願望就是要親手抹除自己親手創造的曆史,對吧?”

眉頭微微皺起,伊斯坎達爾完全沒想到saber的願望居然是這個,怪不得吉爾伽美什會發笑。

這確實有夠好笑的……

環視一圈,在麵對所有人奇怪的表情之後,Saber還是做出她的回答。

“沒錯,你們為何驚訝,為何發笑?我為之奉上寶劍和生命的祖國已經毀滅了,我哀悼它的毀滅有何錯之有?”

這段話再次引來了吉爾伽美什的爆笑,不過下一秒,他的笑容就凝固了,轉而變成了濃濃的不屑和輕蔑。

“喂,Rider還有Berserker,這個小丫頭居然說什麼為自己的祖國獻出生命,哈哈哈,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加可笑的嗎?”

“到底有什麼可笑的?身為王者本身就不是應該延續自己的國家,使它更加的繁榮和昌盛嗎?

如果國家都不存在了,那麼王又有何存在的意義!”

一直到現在,Saber的觀點依然不被所有人認同,哪怕是瀟瀟和羅蘭都一樣,為人民獻身?

這種高尚的情操瀟瀟根本沒有,魔導國從始至終的關鍵就是人民即為魔導王的財產,隻能接受魔導王的支配,這條不平等條約列在了法典的第一條,正是因為如此,赫蘿才會冒著被瀟瀟責怪的風險,強行將其捧上王座。

同樣,雖然是一個王子,但是他也擁有對於王者的見解,如果一個國家到了需要王為其獻身的時候,又何嚐不是一種悲哀?

什麼是王,王就是那個國家的統治者,是主宰,是神,什麼時候,輪到神明為自己的信徒獻身了?

哪怕做出的是同樣的事,但是這種觀點本身就是錯誤的,因為啊,王從始至終就不是什麼人民的公仆,它是統治者,剝削者,同時也是保護者。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理念是對的,因為天子就是國家的精氣神,龐大的帝國為天子的意誌所驅使,這就是王道!

漢高祖劉邦稱帝後在群臣麵前對其父親說:“以前,父親你總是說我無賴,不如二哥會置辦家業,現在父親看看,我和二哥置辦的家業誰更多呀?”

從始至終,帝王的理念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群臣也覺得說的沒錯,既然天下都是我劉邦的,這家業夠大了吧。

哪怕是張良等人也認為這句話說的沒錯,當時的大漢帝國,就是劉邦的家業。

同樣,身為王者都擁有類似的觀點,這就顯得Saber觀點是多麼的突兀。

“你錯了,Saber,而是王所統治的國家和人民為了自己的王而獻身,絕不是你這種相反的論調。”

“你說什麼?那不是暴君的統治嗎?”

麵對著saber的疑問,伊斯坎達爾做出了他的回答,同樣,這一觀點受到了在場絕大部分王者的接受。

“沒錯,我們正因為是暴君,所以才成為了英雄,但是啊saber,如果說有王者後悔於自己的統治,後悔於自己親手所締造的結局,那就隻是昏君而已,還不如暴君……”

在場的所有人中,伊斯坎達爾的這番話得到了吉爾伽美什的讚同,同時瀟瀟也認為是正確的,都說秦皇焚書坑儒,乃也是罪大惡極,但無論如何他的功績不可抹消,書同文,車同軌,兵戈縱橫天下,所向無敵,一統六國,建立了一個大一統的國家。

若天不生秦皇,那麼中原大地還不知幾人稱王,龍國,或許就再也沒有了後麵大漢,大唐的光輝。

都說秦皇是暴君,但總比昏君好。

這就是瀟瀟的理念。

不過很明顯,Saber並不認同,她反駁道“伊斯坎達爾,你的亞曆山大帝國不也是同樣斷了傳承嗎,親手打下的疆域四分五裂,帝國的繼承者也一同被葬送,帝國一分為三,難道這樣的結局你就沒有絲毫改變的想法嗎?”

麵對Saber的詰問,伊斯坎達爾粲然一笑,語氣堅定地說道“沒有!!”

“如果這是本王所做出的決斷,是跟隨本王的臣子用生命所鑄造出的答案,那麼我無怨無悔,既然那個毀滅形成了必然,我也會哀悼,會流淚,會發自內心地為其悲傷,但我絕對不會後悔……”

“怎麼會…………”

伊斯坎達爾的答案出乎了saber的意料,她有些不明白,既然會為自己的國家流淚,悲傷,那麼為什麼不願意做出改變!

現在並不是沒有機會,如果依靠聖杯,依靠能萬能的許願機說不定可以……

“我不會去改變這種結局,因為啊,對我來說,重新回到過去改變結局,豈不是對於跟隨本王一起創造那個時代之人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