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活密碼》作者專訪稿(1)(1 / 1)

《複活密碼》作者專訪稿

與雪漫迷城在上島見麵,我的第一句話就是,“原來你是這樣的啊!”她微微一笑,“網絡和現實總是有區別的吧?”是的,看她的文字和小說,我猜測她城府很深,老謀深算,年齡至少要在40歲以上。推理懸疑小說作家給我的印象大都如此。可是她卻完全相反。我端了端眼鏡,剛要說話,她先開口了。“一直都很感謝你們的支持,還沒機會謝謝你們,這次見麵算是我有了一次表達感謝的機會,別訪談了,你喝什麼,我請客!”幾句話露出了東北人的豪爽。我笑著拿出了錄音筆,點了杯濃濃的咖啡。下麵是我們的訪談內容,這次訪談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網絡背後有很多的美麗的東西,不發現,永遠是網絡!發現了,就是一筆天然的財富!

Q:《複活密碼》是你的第幾部小說,你用了多長時間寫這部小說?

A:第二部。第一部是情感職場的,目前也已經發行。但是我的朋友們都說,既然你寫小說了,就要寫推理的。你要不寫推理懸疑,對不起你自己。我一想也是,就開筆了。動意就從被慫恿那時候開始吧,在今年5月。很多小說作家說自己的小說經過幾年磨練完成,因為這麼長時間辛苦付出的勞動會讓讀者感覺到小說的難能可貴。但是,坦白的說,我從動意到完成隻花了半年時間大概。但是,其中的曆史知識、探險、醫藥學、罪案學、病理學等多方知識的積累,是經過一個漫長時間的沉澱的。邏輯學和博弈論是我讀碩士期間學得最好的兩門課程,我還打工編寫過計算機程序,這些都為我的小說布局打下一個基礎技能的沉澱。

Q:聽說《複活密碼》在網絡連載三章就有多家出版社爭相搶奪版權,6萬字完成簽約。你覺得是什麼讓你這麼一個新小說作家能夠在那麼多的網絡小說中勝出?

A:是的,連載三章以後,我的QQlist上陸續加了很多跟我聯係的各出版公司的編輯。也的確是在6萬字的時候完成的簽約。但是,我認為一定有很多作者跟我一樣!現在推理懸疑小說部分內容空白,需求遠遠大於作品量本身,因此產生這種現象有選題的原因。日本小說的邏輯推理,美國小說的驚險推理各有千秋,而中國在這方麵的作品的確不多見。我覺得可能有幾個原因,第一覺得寫這種小說太浪費腦袋,很多人不願意寫。一旦不能形成一個良好的閉環,到最後就會寫不下去,無法自圓其說。第二覺得這部分小說的市場客戶群體知識文化水平都比較高,也就是說,一些高中生大學生更喜歡看言情、都市、情感類的。因此由於市場不是特別廣泛的原因不願意去寫。但是,懸疑推理小說在中國整體圖書銷量的排名並不差,中國作家能寫出自己的懸疑推理小說來,克服日本小說的節奏慢,美國小說的商業特性。有中國特色的懸疑小說是一個趨勢,讀者也會喜歡看!所以,是市場的原因,不但我看到了這一點,出版社也看到了,所以一拍即合。當然,一部作品最終的勝出,還是靠作品本身。一個好作品,自己就會說話,不怕遇不見伯樂,一定會發揮它的價值。現在你們坐在這裏,從前並不了解我,不也是因為這個作品嗎?嗬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