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資料】

白露級驅逐艦二番艦 時雨 (栴) IJN Shigure 時雨 しぐれ

類型:驅逐

稀有度:精銳

陣營:重櫻

持有物:爪子

發色:黑

瞳色:紅

萌點:獸耳、獸尾、單馬尾、泡泡襪、巨ru

————————————————————————

【改造技能】

佐世保時雨:炮擊時有5%概率發動,機動屬性上升30.0%(60.0%),持續8秒

風雨舞踏:戰鬥開始時,若隊伍中存在蓮,自身雷擊屬性提高5.0%(15.0%),本場戰鬥中每20秒有40.0%(70.0%)概率發射一輪強力彈幕;若隊伍中不存在蓮,本場戰鬥自身存活時,減少除自身外所有艦隊成員受到的傷害1.0%(5.0%) ,除自身外的艦隊成員受到傷害導致耐久低於20%時,回複其4.0%(10.0%)耐久 ,回複效果每場戰鬥限1次

全彈發射I(II):主炮每進行15(10)次攻擊,觸發全彈發射-白露級I(II)

————————————————————————

【立繪】

立繪.jpg

改造.jpg

進擊,伊490!.jpg

晚會幸運星!.jpg

幸運Chocolate.jpg

————————————————————————

【艦船相關】

原型艦簡介:“時雨”號驅逐艦,1933年12月9日於浦賀船塢動工,1936年9月7日就役,屬於白露級驅逐艦,編號為2號艦。

“時雨”之名是從前代所繼承,其前代為神風級驅逐艦10號艦,1906年建於川崎造船所,1924年除籍,1926年被賣掉。

太平洋戰爭開始時隸屬於第1艦隊第一水雷戰隊第27驅逐隊,活躍於各個戰場上。

參加過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馬紹爾群島的戰鬥、占領阿貝馬馬環礁等戰鬥,後來參與了10次對瓜島的物資輸送作戰。

在1942年11月12日開始的瓜達爾卡納爾海戰(第三次所羅門海海戰)中受損,在楚克島上進行了應急修理。其後數月間則進行了橫須賀到楚克島之間的7次護航任務,為包括航空母艦“衝鷹”號在內的艦船進行護航。後來繼續參與了多個地方的物資輸送作戰,共13次。

1943年8月,在維拉灣執行輸送任務時被美軍伏擊(維拉灣海戰),同行的三艘驅逐艦被擊沉。而“時雨”號則因為擊中的魚雷沒有引爆,利用夜色迅速逃離了戰場。

其後參與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維拉拉維拉海戰、布幹維爾島海戰,是參與的艦船中唯一無傷返回佐世保港的。其事跡還被上報至時任的日本天皇處。

到1944年10月,“時雨”號編入西村艦隊(第二艦隊第一遊擊部隊第三部隊)參加了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海戰——萊特灣海戰,在隊伍末端跟隨旗艦“山城”號、戰艦“扶桑”號、重巡洋艦“最上”號衝入了蘇裏高海峽,進入了美軍6艘戰列艦、8艘巡洋艦、29艘驅逐艦和39艘魚雷艇的包圍圈之中。“扶桑”號、“山城”號被擊沉,“最上”號和“時雨”號轉身撤離戰場,但“最上”號因受損而失去機動能力,後被擊沉;雖然“時雨”號曾被美軍重巡洋艦的炮擊命中,不過因為是啞彈的緣故而沒有受到大損害。最終西村艦隊隻有“時雨”號幸存,亦是蘇裏高海峽海戰中的舊日本海軍唯一生還的艦船。

1945年1月24日,於執行護航任務時,在馬來西亞的哥打巴魯以東附近被美軍潛水艇“黑鰭白鮭”號(SS-322)的魚雷擊中,沉沒。

性能數據:

排水量:1685 噸(標準)

長:110 米

寬:9.9 米

吃水:3.5 米

動力:42000 匹

裝置:3 x ロ號艦本式重油鍋爐;2 x 艦本式蒸汽渦輪機;2 x 推進器

航速:34 節

航程:4000 海裏\/18 節

編製:226 人

武器:(竣工時)2 x 雙聯裝三年式127mm\/50艦炮(C型);1 x 單裝三年式127mm\/50艦炮(B型);2 x 四聯裝610mm魚雷發射器(帶再裝填裝置);2 x 單裝40mm毘式機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