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1 / 2)

龍榻上的晉和帝用盡全身力量,發出威懾的聲音,“鎮國將軍何在?”

“微臣在,”林將軍忽聞皇上威懾的聲音,又是一震,他實在弄不清楚,此時皇帝有何事要交待?

“建和王朝鎮國將軍林景弘聽旨。”周碌光手中拿著一道聖旨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召曰:

聖仁廣運,凡天覆地載,莫不尊親;帝命溥將,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昔我皇祖,誕育多方。龜紐龍章,遠賜扶桑之域;貞瑉大篆,榮施鎮國之山。鎮國將軍林景弘護國有功,保衛疆土,戰功顯赫,名在當世,功在千秋,禦賜尚方寶劍,上斬昏君,下斬奸臣,今順應天意,封林景弘為當朝攝政王,待朕駕鶴之際輔佐天子,共理朝政。欽賜!”

聖旨一出,底下一片嘩然,文武百官均是噓聲議論著。眾位大臣均以為,皇帝今日所下的聖旨,應有關立儲一事。誰料竟是這樣的一道旨意,這讓在此的文武百官,更是震驚不已。

眾位大臣,同時又在心中猜測著,皇帝所立的儲君到底是誰?可皇帝卻隻字不透露,這讓大家原本蠢蠢欲動的心,卻也有不敢千舉萬動。

林景弘愣在原地許久,也是震驚不已,皇上這道聖旨一下,等於給了林府幾百人命一道保命符,無論日後哪位皇子坐上那個大位,也不敢對他有任何不利的念頭,他更明白皇上禦賜寶劍的用意何在,他定不會辜負的皇帝的期望。誓死保護建和的江山,盡心輔佐未來的天子。

林將軍,對龍榻上的皇上,又是敬仰又是欽佩,他無法不感動皇帝想的周全。

立即謝恩接旨,洪亮的聲音響徹整個元正殿,“臣林景弘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今日一過,眾人都已明白,隻要得到林將軍的支持,那位置才能坐得安穩。

林景弘在朝二十餘年,戰功顯赫,剛正不阿、欲想拉攏他,隻怕比登天還難,指不定皇上早已透露了所立儲君是誰,而這林將軍怕是早已知曉。

禦親王司馬少楓,依舊是一副冷酷的摸樣,而他的內心卻是震驚不已,他實在沒有料想到,他的父皇居然今日會下這麼一道聖旨,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關於立誰為儲的聖旨,他早已看過了,就連另一道束縛的聖旨,他也看過,隻是他沒有想到,他的父皇料事如此準。終究任何事,都逃不過那雙眼睛。

啟王司馬少啟不在是一副平日瀟灑、桀驁不馴的性子,此時的他沉靜、穩重,快步走向司馬少楓身側,“三皇弟,一起走吧。”

兩人一路沉默著,各自猜測著,今日朝堂上的那道聖旨,“三弟,你說父皇會把大位傳給誰?”

“傳給誰已不重要,能坐穩那個位置才是最重要的。”司馬少楓,依舊一副冷酷的表情。

“三弟言之有理,照今日情形看來,不是二弟就是三弟你。不過大哥更希望是你。”

司馬少楓左右看看,麵無表情的小聲道:“我早已知曉父皇傳位給誰了。”

司馬少啟先是一驚,“那是誰?”

司馬少楓賣了個關子,沒有說出皇上立誰為帝,“現在還不是時候,到時大哥你就知曉了。如今最重要的事,是我們一起對付眼前最大的敵人。”

司馬少啟,先是一歎,可心裏更明白,若司馬少楓坐上那個位置更好。若不是他,司馬少澈坐上那個位置,以司馬少澈的性子,不會對他和司馬少楓趕盡殺絕,他們還會是一個悠閑的王爺。

可要是他們的四弟司馬少餘登上那個位置,何貴妃、何相,定不會對他們幾個手下留情,隻怕到時候不隻是禦親王府、啟王府,澈王府也會遭遇不測,“三弟說的對,眼下我們是該準備著一起對付眼前最大的敵人。那三弟你如今有幾成的把握?”

司馬少楓盤算著,“在今日之前,我隻有五成,今日父皇的這道聖旨一下,我便有了七成。”

元正殿的天子已完全昏迷,醒來的次數是越來越少。太醫診斷著,晉和皇帝駕崩,也是這幾日的事。大家心中已然明白,這是最關鍵的時機。

這幾日整個皇宮,人心惶惶,各方勢力已成兩派,共同對持著。

目前勢力最大的自是何貴妃一派,他們有著手握整個京都城莫培青莫將軍的支持,加之左相之女蔣迪是餘王的正妃,這左相自是與他們一派。

其餘一派,便是啟王、澈王、禦親王三人聯手的一派,他們並沒有手握重兵的將領,不過滿朝文武絕大多數都是支持他們這一派。

眾人心裏皆知,皇上的大位之人,定會在澈王、禦親王之間。雖說此時的林將軍,沒有表態,支持哪一方,可那已不重要,以林將軍的性子,自是支持皇上的遺詔。再說,林將軍的兩位女兒,各嫁給兩位王爺為妃。如此情形,文武百官自是會站在三王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