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1年。
廬江郡附近一座無名的山峰之上,一位身穿道袍的老者正靜靜的注視著天空。此時正是午夜時分,黑夜籠罩著大地,周圍一片寂靜,隻有偶爾傳來幾聲鳥啼之聲,在這寂靜的環境裏顯得格外響亮。
不知為何,今夜的月光格外明亮,大地仿佛籠上了一層淡藍色的紗衣。天空中群星閃爍,令人迷醉。在群星之中有三顆星辰格外耀眼,在它們周圍的星辰仿佛都黯然失色。
不知看了多久,老道幽幽的歎了一口氣,喃喃自語地道:“紫薇暗弱,三顆救世之星已然嶄露光芒,漢室400年江山氣運已盡,隻是……”老道臉上盡是痛苦之色,“隻是這三顆救世之星,分別代表了奸雄、梟雄、英雄,無論哪一個都能盡早結束亂世,可是上天為何要將他們放在同一時代,這樣天下百姓豈不是會飽受戰亂之苦,百姓何其無辜矣。”
“於老道,你又在看星象了,這又何必呢,知道得越多,隻會更痛苦。”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從老道身後傳來,隻見一個同樣身穿道袍的老者,杵著一根桃木杖走了過來。
“我隻是不想天下百姓受戰亂之苦,想找一個能盡快結束戰亂的方法罷了,你也知道,那些異族亡我漢族之心不死,若是戰亂連連,豈不便宜了那些異族。”於老道頭也沒回的答道。
“嗬嗬……”那名老道笑了起來:“於老道啊於老道,你還存在和平解決的幻想嗎?我早就告訴過你,要結束亂世唯有以戰止戰才行,你一身本領學究天人,常人得你所學之萬一,便可雄踞一方,你何不找一個徒弟,將一身本領傳下,讓他結束這亂世。”
於老道轉過身來看著那名老道說道:“你以為我真不知嗎?隻是收徒一事還需謹慎,若是所托非人,豈不是讓天下更亂了嗎?便如同你的弟子張角一樣,他將來定會給百姓帶來戰亂。”
“這是沒辦法的事。”老道聞言歎了一聲道:“張角注定是掀起亂世的人,隻希望他能好好專研《太平要術》,若能逆天改命,結束這亂世也是好的。”
原來這老道竟是天下聞名的南華仙人,漢靈帝建寧元年(公元168年)他在山中隱居時碰到了上山打獵的張角三兄弟,算出張角乃是天定的掀開亂世之人,於是收張角為弟子,傳他《太平要術》。而現在和他在一起的於老道乃是大大有名的於吉,於吉自從六年前從天象中得知天下將要大亂,便叫上南華來商量解決之道,可惜一直沒有進展。
於吉搖搖頭也歎了一口氣,兩人沉默了下來。
“於老道,你快看,星象變了。”南華仙人突然一聲驚叫,驚醒了低頭苦思的於吉,於吉抬頭一看,頓時臉色大變。
原來在天空中南方不知何時又出現了一顆明亮的星辰,將其餘三顆星辰的光芒都覆蓋了。而且在這顆星辰出現後,位於南方的那顆星辰漸漸的失去了光芒。而且原本還能看的懂的星象,漸漸變得模糊起來。
“於老道,這是怎麼回事?”南華仙人問道,他雖然也是學究天人,但是並不擅長於此。
於吉沒有回答他的話,而是喃喃地說道:“逆天改命,逆天改命,原來還真有這種命數。”忽然哈哈大笑起來“我漢族有救了,有救了。”
南華仙人在一旁急得直跳腳,“於老道,那顆新出現的星辰到底怎麼回事,快說。”於吉的心情漸漸平複下來,指著那顆最亮的星辰道:“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那顆星辰其實並不是新出現的,而是原本就在那的。”
南華仙人皺了皺眉頭說道:“怎麼會這樣?這麼說那顆星辰原本是注定隻能雄極一時的嗎?”
於吉點了點頭,說道:“根據我之前的推算,那顆星辰注定是一顆流星,雖然閃耀,但是一瞬即逝。可是現在變了,那顆星辰的命運已改,天機也變得模糊起來。”
“那你剛剛說的漢族有救,就是指他嗎,於老道你不會是要......”“沒錯,我要收他為徒,讓他救萬民於水火之中。”
南華仙人看著於吉一臉的堅毅,沒有在說什麼,他知道於吉一旦決定的事,便不會改變,而且他也想看看,那顆星辰到底能成長到什麼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