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瓊斯曾根據美國證券交易的經驗,總結出牛市和熊市的循環更替可分為三個階段:牛市第一階段,也正是熊市第三階段,市場出現最悲觀的情緒,多數人悔恨哀愁,失去信心和耐心,對利好消息麻木不仁,並恐慌地割肉拋售。然而黎明從最黑暗的雲層中慢慢出現,少數有遠見的投資者和產業資金開始,從優質股入手,陸續買入和增持。走勢雖有反複,但底部卻逐步抬高,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出現好轉,新投資人和增量資金開始活躍。牛市第二階段為市場、人氣、交投明顯提升,但是熊市的陰影尚未消退,走勢區間波動,多空膠著,難跌難升,在底部的構築中蓄勢突破。牛市第三階段:市場在反複震蕩盤整後,成交量開始持續放大,開戶數不斷增加。走勢每次回落,入市者不減反增,熱點不斷,強勢股大量湧現,垃圾股、冷門股大幅上漲,市場投機氣氛濃厚,利空也視為利好,炒股風蔓延全社會。各行各業、男女老少都加入炒股大軍,人氣擴至極點,市場便進入了拐點。
熊市第一階段的初期與牛市第三階段的末期重合,市場樂觀情緒高漲。在牛市不言頂的瘋狂下,對各種利空麻木、對後市失去戒心,上市公司的重組、經營業績,利好頻傳,走勢續創新高。在多數人不斷增資買入時,少數先知先覺者開始撤離,在熾熱的交投中出現量價背離。熊市第二階段,走勢出現了一段下跌後,止跌反彈,市場輿論出現牛熊之爭,經濟形勢和上市公司業績出現下降,真假利空消息不斷,消極悲觀氣氛開始抬頭。走勢在反彈後再度下挫,交投減少,信心減弱。熊市第三階段:走勢持續下跌,強勢股補跌,績差股跌近尾聲,市場信心崩潰,人氣和成交量進入低迷,失去賺錢效應。但有遠見的投資者開始入場吸納。可見領悟牛市與熊市的人,但是在牛市第三階段先期撤退、在熊市第三階段先期吸納的人。
領悟牛市與熊市最根本的便是領悟天地宇宙、循環往複的規律。日升月落、潮漲汐退、滄海桑田、魚龍變幻,這是不以人們意誌為轉移的客觀規律。黎明不因晨鍾敲響才降臨,夜幕不因暮鼓打擊而垂落,陽升中天則西斜,月滿盈時則虧缺,盛而衰,滿而溢。天道循環對於人來說,隻能遵循,隻能適應,隻能在探索中尋求事物發展的軌跡。所以草不謝榮於春風,木不怨落於秋天,萬物生息皆自然;領悟牛市與熊市的含義,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態,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無論牛市還是熊市都值得感恩、都值得讚美。牛市與熊市就像沒有天哪有地,沒有山哪有水一樣相輔相成;領悟牛市與熊市的深刻含義,就能有正確的投資策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類自古以來就積累了養生調理的作息經驗。對於股市來說就是牛市作、熊市息。至少應該像華東師範大學李誌林教授所總結的那樣:冬播、春種、夏收、秋息。股市中“勞動模範”創造不了財富奇跡,頻繁的交易、日思夜慮的分析、廢寢忘食的調研,其結果往往不是累死就是病死,不是被牛瘋死,就是被熊壓死。無論何人置身於股市,如果不能領悟牛市與熊市的真正含義,那麼與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又有何區別呢?不識牛市熊市又何談在牛市、熊市中的生存與發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