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

作者發癲,忍不住把伏筆先發了。

涉及劇透,可能閱讀觀感。

可先不看。

陸如鋒 ,付點刀與陸應笙師父,鏡宣王朝的劍道瘋子,劍道登峰造極,曾遊曆大江南北天下問劍,無人敵手,聲名大噪後銷聲匿跡。收留了戰亂中流離失所的付一世,為他取名點刀,笑曰墊刀,其實是看中了他的上好根骨與單純性格,他自己已經摸到無情劍道的極限,而指望心思更單純同時也更有天賦的付能觸碰到更高的領域,以證無情劍道。

點刀點刀,一點一刀,意為刃。

陸如鋒對於付點刀,六歲授業,要求苛刻。他瘋魔般追求劍道的教導方式直接導致了付除了劍道什麼也不懂,單純為了劍而活。

陸應笙 陸如鋒的養女兼徒弟,曾是一個將死棄嬰,陸如鋒見到此景有所感悟竟然原地舞劍頌歌起舞,刀刃破空聲擬比絲竹卻“活”了棄嬰。後來他良心發現,意識到自己的缺德行為,為了積德,為棄嬰取名陸應笙並將其視為己出,撫養長大,授業傳技。少於付點刀三歲半但是輩分上是付的師姐,長付關約摸二十歲。(二世十五年,付點刀一世的屍體在懸崖下躺了三年,二世的屍體躺了多少年不詳,小爺我算不清了。)

陸應笙極端的愛情觀“得益”於一個喜歡陸如鋒的女人——年少的女孩愛少年陸如鋒精心劍藝,劍術超群,灑脫出塵,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俠客風範。

卻多年求而不得。

後來因為陸如鋒一句氣話

“我乃無情劍修,說不定你離我遠點,安心找個人嫁了,我的劍藝會更進一步。”

一氣之下真的和另一個男人在一起,以此刺激陸如鋒,盡管徒然。陸如鋒表麵上並沒有什麼反應,劍術也仍舊日進鬥高。

多年後已經為人妻母的女人遇到中年陸如鋒師徒一行人時一言不發的幽怨場景讓陸應笙記了一輩子。

“說不定那個女人,真的就隻是單純地想成全師父,好讓師父能成就無雙劍術,證得無情劍道?,

這是不可能的。說不定她隻想和他在一起。”

心思明慧的陸應笙悟到愛不可以置氣,愛不容留下遺憾,愛要坦坦蕩蕩,年少的愛更要及時采擷。

少年時期的陸如鋒的劍法基礎是於去疾教的,少年陸如鋒曾救少年於去疾一命,於家看二人關係甚好,又看陸如鋒沒什麼親朋好友,因此於家家主令於去疾親手鑄劍以表誠意,贈劍“破邪”,又命於去疾與陸如鋒拜為兄弟。

後麵就是陸如鋒自學成才。

二十八歲出山。

遊曆天下十年,慢慢地無人敵手,名揚天下。

於是自稱劍宗,其實劍宗就他一個人。

靠掛牌荊豫鏢局總局領晌。

因為名號太響了,所以實際上算是隱退了,但是白領錢。

為師隱山近二十年,瘋掉三年後(五十九歲,但是永遠五十九歲了)又瘋瘋癲癲重遊天下,到處授藝。

...

收養陸應笙時三十六歲,付點刀四歲,陸應笙半歲不到。

收養付點刀時三十七歲,付點刀四歲半,陸應笙一歲。

在陸如鋒的傾力培養下,付點刀十七歲便可比肩三十歲的陸如鋒(初成劍心)。二十歲時,陸應笙因為和付點刀表白被逐出師門後不得與付點刀相見(其實還是陸如鋒在照顧)。付偶然在山中見到師姐,發現她麵容憔悴得厲害,茶飯不思(思鬱成疾又擔憂付點刀的劍心,懊悔交加,還被禁酒了,你說憔悴不憔悴),認定是自己害了師姐,加之受自己混亂的感情所困擾,導致劍心受損,劍術倒退後氣壞了陸如鋒。

付點刀一心掛著陸應笙(但暫時說不上愛情亦或者喜歡,點刀的感情很稚嫩,對陸應笙的感情長期停留在親人、同門相惜的層麵,並未意識到自己對於陸應笙無意識的愛護乃至無意識的占有欲,其實就是世人眼裏青澀稚嫩愛情,加之修無情劍道,他平日性情淡泊,很少去思考感情相關的事情,內心最大的抱負就是得證劍道,不負期待實現師傅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