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不解:“這麼多,你們怎麼吃的完?”

葉夏至解釋道:“剝皮曬幹之後,存放一兩年都不成問題,想吃的時候用水一煮就行,也可以磨成粉,用來熬糊和煎餅,一時半會吃不完也沒關係。”

“那可真是個好東西。”眾人感歎道。

“我們一挖回來,就煮了好大一鍋,等會兒你們都嚐嚐。”葉夏至笑道。

她話音剛落,就看見葉白露跟阿英抬出一簸箕煮好的木薯。

老木薯跟嫩木薯相比,不僅可以炒著吃,還可以將外皮和內皮都剝掉,切成段直接下鍋煮著吃。

簸箕上白花花的剝殼木薯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力。

葉夏至拿起一個,招呼道:“我們特意多煮些,想讓你們也嚐嚐味道。”

鄉裏鄉親都這麼熟了,眾人也不客氣,拿起簸箕上的木薯就吃起來。

“又香又粉,味道真不錯。”

“還很飽腹。”

“夏至丫頭,這木薯曬幹之後,可還是這個味道?”林村長看得長遠,跟另一個老漢分了半段吃之後,就問葉夏至。

葉夏至:“曬幹之後味道自然沒有這麼新鮮,不過也別有風味。”

“那這個作為糧食,還真是不錯。”有人附和道。

葉夏至點頭:“沒錯,這木薯不僅產量高,還極好打理,種它的地不怎麼長草,也沒什麼蟲子。”

“哇,那可真了不得。”

“夏至丫頭,可否賣我些種子,來年我也種一點。”有人厚著臉皮道。

葉夏至笑道:“賣就不必了,等明年挖出來時再給你們,不過我也沒多少,不能給太多哦。”

她沒想過利用木薯來掙錢,畢竟它們的出現,可以讓至少八成的嶺南人不再餓肚子。

那些在地裏的木薯她給村民們一些,自己種一些,而被她運回來的則是準備帶去縣衙,讓官府推廣種植。

“理解理解,我也不要多,給我一個就行。”

先前他們經過葉夏至的木薯地的時候,看見沒見過的莊稼,便多嘴地問一句,於是都知道木薯是如何種出來的。

眾人都忙著熬糖,吃完木薯之後,便回到糖棚子裏去。

葉夏至叫葉秋分等人來刮木薯。

這麼多,光靠她們幾個是刮不完的,於是又去叫了幾個村裏的老人小孩來幫刮。

這就是她沒有第一時間將木薯運回家裏的原因,家裏有姑娘們在做絨花,又有夥計在熬冰糖,實在不方便這麼多外人進出。

刮木薯是件很容易厭煩的事情,她記得後世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厭過刮木薯。

就是形容做這件事比刮木薯還要無聊枯燥,可想而知刮木薯也是一件無趣乏味的事。

不過老人跟小孩卻不這麼覺得,畢竟她有給工錢。

這個世道錢難掙,隻要有錢,再艱辛無趣的事,勤勞的人們都願意幹。

花了兩個時辰,才將所有的木薯全都刮完。

她將木薯分成兩堆,一堆拿去磨粉做成木薯澱粉,用來做缽仔糕吃,另一半切成斜片,曬幹之後磨成粉用來煎餅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