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煩這下雨天,鞋子都濕透了,裏麵濕黏黏,難受得緊。”一個路人小跑到一家鋪子門前的屋簷下躲雨,順便跟旁邊的一位陌生人吐槽。
旁人還沒來得及回應他,一個鋪子裏麵的夥計就走出來跟他們說話。
“兩位客官,你們要不要看看我們新到的鞋,穿著舒服不說,踩在濕路上還不滲水。”
兩人聽聞,好奇地轉過頭看夥計。
先前埋怨那人好奇的問道:“還有不滲水的鞋子?”
夥計討好地笑道:“自然有,我說再多也無用,不如你們進來親自瞧瞧。”
話一說完,夥計就弓著腰做了個“請”的動作。
兩人心想進去看看也無妨,於是跟著進到鋪子裏麵。
鋪子是一家成衣鋪子,除了衣裳,架子上還擺放著一雙雙鞋子。
夥計將兩人引到其中一個架子前,介紹道:“你們看,就是這種鞋子,鞋底乃密製材料所做,可防水防沙,穿著也舒服。”
先頭埋怨下雨天那人拿起一雙鞋子打量了一下,鞋底確實是他沒見過的質材,得到夥計的同意之後,他試了一下,的確比布鞋穿著要舒服不少。
至於防不防水,他還不清楚,因為夥計不讓他穿出去。
“一雙多少錢?”
夥計笑眯眯道:“一雙八十文。”
“你這比布鞋貴這麼多?”那人皺眉。
夥計熱情不減:“一分價錢一分貨嘛,難道客官不覺得這鞋子穿起來很舒服嗎?而且鞋底要是被穿壞了,你大可以拿到我這裏來,我們以十文一雙的價格回收。”
那人一聽,心想也是,雖說還不知道是否防水,不過穿著確實比他腳下的布鞋要舒適。
八十文就八十文吧,先買一雙試試看。
於是他十分痛快地拿出錢付給夥計。
另一人試穿過後,也掏出錢買了兩雙。
雨下小之後,兩人都穿著新鞋子走出去。
“這鞋底一點都不滲水!”
“沒過,果然沒白買。”
“客官,鞋底不滲水,但是鞋麵的布還是滲水的,還請你們走路的時候小心一些。”送兩人出門的夥計在後麵提醒道。
那兩人擺擺手,頭也沒回,示意自己知道了。
這樣的場景發生在很多地方,一時間,橡膠鞋底做的鞋便在嶺南道掀起了一股風。
不同的地方鞋子的價格便不同,不過有人多加打聽之後,都知道這鞋底出自柴頭村葉夏至的作坊。
“怎麼又是這個葉夏至?”
“可不是嗎,她怎麼有如此多的點子?”
“這我哪能知道,不過這姑娘真是神,這麼年輕,就能把生意做得這麼大。”
“不僅生意做得大,聽說後台也硬得很,不說她們縣的縣令,蒼梧郡的郡守,甚至節度使大人都對她禮讓三分。”
“她是如何做到的?”
“這你都不知道?當年嶺南道發洪水,她可是立了大功。不僅如此,還種出了南瓜,解了我們的蠱病之禍,接著又是打穀機曲轅犁,再到現在的木薯,哪一樣不是大功績一件?”
“這些我都略有耳聞,原來還是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