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 章 夢(1 / 2)

這一晚,顧璟熠做了一場夢。

夢裏的他回京途中,沒有臨時改變路線,也沒有從嘉州經過。

雖然也遇到了刺殺,但傷勢不重。

他第一次見到小丫頭是在康郡王府,她進那座院子,欲偷采自己的蓮蓬。

他並不知曉她的身份,出閣樓冷冷訓斥了她一頓,還命人將她趕了出去。

他們的第一次相見,十分不愉快。

慶功宴上,他知她在禦花園與肅王相談甚歡,對她的印象更加不好,覺得她輕浮不安分。

後來,父皇向他提起他們之間的婚事。

他對她無意,甚至有些隱隱的不喜,但畢竟是母親的遺願,也不想好兄弟難堪。

想著即便娶回府裏,也就多張嘴吃飯的事,他不會讓她靠近他,於是他沒有反對。

誰知,她家人跟她說起這樁婚事時,她想起那日他冰冷的訓斥和狠厲的眼神,立刻表現出猶豫和害怕。

她的家人憐惜她,雖是雙方已逝之人的遺願,還是自請降罪要退掉婚事。

他與蘇明煥相交多年,不欲他為難,於是自顧搖搖頭,答應了退婚。

婚事輕鬆退掉了,在京中沒有掀起任何漣漪,甚至沒有人知道他二人曾經有過婚約。

後來,去聊州賑災,她跟隨蘇明煥去剿匪,但並沒有去迎接自己,因為她覺得自己冰冷不好相處。

他當時被刺客刺中數劍,身受重傷,直接被送回了京城。

蘇明煥雖抓住了山匪和刺客,但他們如何審問都沒能令其招供,所以沒有抓住魏廣淳的罪證。

最後,在魏家等人的推波助瀾下,朝廷斥責蘇明煥剿匪不力,致儲君受傷,重重處罰了他。

後來朝廷派吳王前往賑災,結束後,吳王受到了朝中好評,威信大增。

那年的秋日獵沒有進行,因為他傷勢太重,一直養傷在床,父皇為他擔憂不已,他好之後,父皇就病了。

姚河縣發生了大地動,死傷無數,京中謠言四起,是儲君德行有虧,上天示警。因為姚河縣緊鄰京城,他未回京前,這裏風調雨順,他回京後便發生了地動。

他被迫請旨親臨姚河縣賑災,卻受到了百姓們的謾罵、嘲諷、羞辱和冷漠。

他也並沒有那麼早發現魏老太師主導的科舉舞弊一案,他在朝中步履維艱。

南方各地遭遇百年難遇的水災,緊接著西北雪災,糧食奇缺,西北多個州郡餓殍遍野,災民不斷發生暴動起義,朝廷不得不派出軍隊鎮壓,血流成河,哀嚎不絕。

甚至大量流民湧進京城,引發動亂無數。他當時主管戶部,卻拿不出糧食,被所有人辱罵指責無能。

夢裏鳳宴行並沒有求助他,因為知道他在朝中立足尚且艱難,不可能有餘力幫助他。

鳳宴行還是發動了政變,但不幸被攝政王察覺,將他十年的籌謀付之一炬,沒多久他便鬱鬱而終了。

魏家對他的打壓不遺餘力,他回京兩年,仍沒在朝中立穩腳跟。

他沒有被李蓉卿設計,因為彼時的他聲名狼藉,儲君之位岌岌可危,京中沒有任何人願意將女兒嫁與他,李蓉卿也早早嫁了人。

小丫頭自入了京就十分低調,很少出席各家宴會,他很少見她,也不並關注她,她的一切他都不知道,隻隱隱約約聽說兩個侯府都很寵她。

蘇明煥怕他有芥蒂,甚至幾乎不會在他麵前提她。

他偶爾去鎮北侯府尋蘇明煥,她都躲得遠遠的。

即使在園子裏遇到了,她也是低垂著頭,見個禮就離開,避他如洪水猛獸,但她畢竟是明煥的妹妹,他也不願意計較。

後來,機緣巧合,他還是發現了魏老太師操縱的科舉舞弊一案,朝中無數人求情施壓,魏家最終並沒有被重判。

他終於在朝堂有了一席之地,但那已經是三年後的事情了。

他的冠禮上狀況百出,許多朝臣站出來指責,太子德不配位,惹怒祖先,父皇頂著各方壓力最終將冠禮完成。

皇叔每次回京都會邀小丫頭用膳,一起遊玩,夢裏他並沒有發起政變,因為一次偶然,在小丫頭的幫助下,他提前查明了真相。

他放下仇恨,心中釋懷,早早便向侯府表露求娶之心,但兩個侯府皆反對。

其一,鎮北侯手握重兵,他也有三十萬兵權,兩家結合難免引起猜忌。

其二,他常年駐守南疆,小丫頭好不容易才回到他們身邊,他們舍不得她遠嫁。

小丫頭尚未開竅,懵懵懂懂的,不通情愛,她不願意看家人為她的事煩心,主動找到皇叔,表明她對他無意,她的婚事要聽家裏人安排,希望皇叔不要難為她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