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後,皇帝先回寢宮休息去了,幾位朝臣跟隨顧璟熠到了書房。
剛剛大殿之上,太子直接回絕了庫爾王的請求。
當著多國使臣的麵,朝臣們不好表現出異議,因此特意等宴會結束,方將太子攔了下來:“殿下,請借一步說話。”
顧璟熠早料到這些朝臣會尋自己,微頷首道:“隨孤去書房。”
顧璟熠已經接手朝政許久,宮中專門為他單獨設有書房,平日他接見朝臣或處理政務都在此。
他直接在上首坐了下來,常青奉上一盞香茶。
他輕抿了口茶水,看向下方的一眾朝臣:“諸位愛卿有何話,但說無妨。”
有朝臣出列道:“殿下,漠北庫爾王所求之事,殿下回絕得是不是輕率了些?雖說我大齊這兩年恢複不錯,國力增加,但仍需休養生息,不宜再動兵戈。
臣以為,我們兩方還是應以和為貴,既然漠北有意與我們結盟,我們何不順勢而為,欣然受之呢?”
“林大人此言甚是有理,先前連年戰亂,國力損耗極大,兩年前好不容易戰事平息,百姓方可以安居樂業,我大齊才稍有了些起色。
如今,隻需派出一個女子和親,便能換來兩國友好,邊疆安穩,殿下,何樂而不為呢?”另一位朝臣也道。
“是啊!此乃關乎國家之大事,請殿下以大局為重,好在此事並非毫無轉圜的餘地,臣願前往驛館,與那庫爾王再作商議,請殿下恩準。”
......
武將們大多一腔熱血,在他們看來,灑汗流血,甚至戰死沙場皆是使命,對用女子換和平這種事大多嗤之以鼻。
但文臣們要考慮更多,物力、財力、兵力、糧草等各個方麵,於他們來說打仗就是勞民傷財,能避免就應該盡量避免。
用一個女子的犧牲來換江山安穩,萬千百姓安定,此乃一本萬利之事,對一個女子來說亦是大義之舉。
顧璟熠靜靜的聽著文臣們你一言我一語講完,薄唇輕啟:“你們覺得,庫爾王是真心有意與我大齊交好嗎?
蘇小將軍的話想必你們也聽到了,漠北人一向狡詐多變,背信棄義,你們覺得他真的會信守承諾嗎?”
“這......這總要試試才知曉啊!好歹一國王爺,當著這麼多國使臣的麵許下重諾,總該做到言而有信,一諾千金吧?”林姓大臣心中有些打鼓,硬著頭皮道。
顧璟熠目光冷凝:“試試?庫爾王之言是否屬實,我們暫且不論。當年戰事在即,北定侯夫婦忍痛拋下一雙年幼的兒女奔赴戰場,不幸遭了算計,為國捐軀,屍骨無存,僅留這一子一女在世。
諸位可曾想過,若朝廷真做出強迫英烈之女嫁給仇敵之子這種事,將會寒了我大齊多少將士的心?
他們在前方,為捍衛國土拋頭顱灑熱血,不計生死,而朝廷在他們捐軀報國後,連他們的家眷都不給予維護,甚至還將其遠嫁仇敵之子。
以後還有誰肯為武將?還有誰肯為國效力?還有誰肯奔赴戰場,不畏生死?
若將來戰事再起,朝廷又有何顏麵及威信驅使千千萬萬將士?”
一位大臣一禮道:“殿下之言不無道理,可戰火將將平息兩年,我大齊難得才有今日之局麵,若......豈不是又要麵臨困境?”
顧璟熠平靜道:“漠北鐵騎並不足以畏懼,懼的是人心渙散,軍隊無士氣,將領無心報國,貪生怕死。
兩年前一戰,漠北已遭受重創,想要恢複當初,至少要等數年光景。如今我大齊隻需趁此機會將自己變強大,讓百姓更加富庶,讓軍隊更加強健,便不用再懼漠北之南下鐵騎!”
“這......”朝臣們麵麵相覷,隨後齊齊恭敬拱手而禮:“殿下深謀遠慮!”
朝臣們陸陸續續散去,顧璟熠也緩步走出書房。
走了沒多久,便看到幾位年輕男子站在前方不遠處閑聊。
薑澈看到太子,趕忙迎了過來,深深一禮:“多謝殿下!”
他真心感激太子的出手相助,若不是太子,他的妹妹就要被推入火坑了。
顧璟熠語氣無波:“為君者的本分罷了。”
薑澈知道,太子是個清冷的性子,便沒再多言,隻暗自決定,以後誓死效忠太子,報答太子的恩情。
他轉了話題拱手道:“殿下,剛剛臣已與顧世子、蘇小將軍、崔小將軍、崔大人約好明晚在同香樓設宴,不知殿下可否賞光出席?”
“好。”顧璟熠頷首。
他深知,管理一個龐大的國家不能僅憑一己之力,否則即便他有三頭六臂,日日殫精竭慮也無濟於事。
他需要凝聚人心,需要與他齊心協力的人,因此他並不排斥與臣子的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