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太子陪太子妃回門,本也要去做為外家的寧安侯府拜訪的。
崔太夫人提議,索性他們都去鎮北侯府,省得讓二人路上耽擱時間。
於是,一大早寧安侯府的人都來了鎮北侯府。
鎮北侯府中門大開。
有侍衛提前來報,太子殿下的車駕已出府。
鎮北侯府的人和寧安侯府的人趕忙紛紛整理著裝,相攜抬步朝門外走,準備迎接太子。
回門是一項重要的禮儀,太子這次來府與素日不同,這次是依著皇家的規矩,用了太子儀駕,很正式,所以接待上也不能有絲毫馬虎。
君臣有別,明安既已嫁入皇家,就要守皇家的規矩,這些顧璟熠已經同她說過。
但看著下方跪拜的長輩和親人,她心裏還是有些不是滋味,卻並沒在臉上表現出來。
“諸位請起。”顧璟熠的語氣清朗溫和。
進了府,顧璟熠和明安先來到蘇老夫人的院子,夫妻二人規規矩矩向上首的崔太夫人和蘇老夫人行了拜禮。
按大齊民間的風俗,丈夫陪新婚妻子回門是要向長輩行跪禮的,但他二人畢竟身份擺在那裏,所以隻行了拜禮。
兩位老姐妹看著一雙璧人,皆滿臉笑意。
尤其見明安粉麵含春,氣色紅潤飽滿,更是滿意得連連點頭。
原本還擔心,早已過了弱冠之年才娶妻的太子會行事魯莽,怕自家孫女\/外孫女會吃苦頭,現在都放了心。
太子是個知分寸,會疼惜人的,兩個老姐妹對視一眼,心領神會,皆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雖然薑還是老的辣,但一向思慮周全的太子殿下,早事先將民間女子回門,娘家人會關心之事清楚了個透,所以昨晚特意讓明安睡了個好覺。
夫妻二人又一起去前院,也向蘇侯爺和崔老太爺行了拜禮。
鎮北侯府難得這麼多人,今日的回門宴分了兩桌。
外廳坐的皆是男子,顧璟熠雖是女婿,但因著身份,自然要坐在首位。
鎮北侯府這邊有蘇侯爺、蘇大爺和蘇明煥,寧安侯府有崔老太爺、崔大爺、崔二爺、崔琛和崔現。
雖君臣有別,但早已行過君臣之禮,幾個年輕人平日就熟絡。
顧璟熠也刻意放低了姿態。
很快,男子們這桌就推杯換盞,把酒言歡起來。
內廳女眷這邊,明安挨著兩位老夫人,伯母曾氏,兩位舅母和兩位表嫂依規矩各自落座。
崔現是今年年初成的婚,當時明安和顧璟熠去了虞國,所以沒有參加二表哥的婚禮。
兩位老夫人不住的給明安碗裏夾菜,明安的雙頰一直被裏麵的食物填充的鼓鼓的,兩隻眼睛清澈又明亮,甚是可愛。
用過午膳,明安陪祖母和外祖母說話聊天。
兩位老人主要問她這兩日在太子府的生活,明安撿著能說的說了。
關於大婚後第二日一直睡到了午膳這種事,她是不會說的。
最後,崔太夫人神情嚴肅了幾分,道:“安安,你雖偶爾性子跳脫,但外祖母知道,你是聰慧的,你已嫁去了太子府,入了皇家,便不僅僅是鎮北侯之女了,更是大齊的太子妃。
往後,你一舉一動都代表了皇家,代表了當今儲君,你會備受關注。
你日後行事需要更加小心謹慎,不可輕易被旁人拿住了錯處,明白嗎?”
明安點點頭。
崔太夫人繼續道:“不過,你也不用委屈了自己,咱們兩府永遠都是你的後盾,你的底氣!
魏家之事皆是他們咎由自取,咱們當成前車之鑒即可,不必心存芥蒂。
雖說伴君如伴虎,天家難有長情之人,但殿下威嚴不失仁心,擅謀略卻有原則,明理而德厚,堅貞而正直。
隻要咱們兩府謹守本分,不做那越禮亂法之事,便會永享安寧。
咱們兩府一向磊落,從不用出嫁的女兒幫襯娘家。
不論現在還是將來,你盡管隻與殿下好好過日子,府中男子們的前程,讓他們憑各本事自己去爭,自己去搏,你無需替他們謀求什麼,明白嗎?”
當今儲君雖年輕,但處事老道,最是眼明心亮,她相信,憑著與安安這層關係,太子殿下將來對兩個府的人也會格外關照,無需安安再做籌謀。
否則,反而讓兩人之間的感情變了質,失了原本的純粹。
二人之間會容易生隔閡。
也會引來朝廷其他人的忌憚和不滿。
明安又點頭,表示知曉。
崔太夫人又道:“你與殿下彼此有情,這是好事,外祖母隻盼著你們伉儷情深,恩愛白首。
但有話說,情深至淺,又有言道,至親至疏夫妻,普通夫妻尚且需要給彼此留足夠空間,你與殿下既是夫妻,又是君臣,平日相處一定要把握好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