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長安,我現在很慌。
我還沒搞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就被人禮貌的“請”到了一旁的廂房之中,用槍杆子請的那種。
我雖然不聰明,但是也清楚算是進了賊窩了。
但凡有一點不順從,身後這兩根類似火槍的東西,絕對能在第一時間要了自己的性命,因此我就老老實實的跟著去往了一旁的廂房。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啊!
什麼?你說我為什麼認識火槍?
突厥兵臨城下的時候,當初父親本身是不樂意出去和突厥談判的。
隻是想著賠償一些金銀,讓他們回去。
但是,突然有一位從天而降的神仙,拿著一杆小型的火槍。
從天而降,告訴他,如果他現在,不為自己的國家保住顏麵和財力,那麼他的國家將一夜之間被取而代之。
我還清楚的記得,神仙當時說過的話。
“這是火槍,乃是仿造的火炮,其中封印了不可思議的力量。
一共有七顆子彈,每一顆子彈,都能幫助你消滅一名曾經無法戰勝的敵人。
上天把此予與你護身。”
這火槍極度小巧,但上麵平整的外表,也昭示著這不是凡人所為,那必定是神仙所煉製的法寶。
說完,就扶搖而去,那是一個巨大的圓球,或許就是神仙的法寶吧。
當初父親可是在商議著,他們這些人,到底是棄城逃生,還是死守到底。
神仙開了一槍,就讓所有人息了逃跑的心思。
她也是見證過這件事情的,自然看到過火槍的威力。
他們懵逼,趙桂熠一樣懵逼。
原本曆史上確實沒有這火槍,連火炮都沒有,但是西遊記中的大唐倒是有火炮,不過西遊是明朝寫的,現代的考究也不一定正確。
不過,唐朝有沒有火炮不重要,但是現在背景下,就是有,隻能這麼當成既定事實應對。
趙桂熠一進入這裏,就被一連串的問題砸懵了,好不容易解決完了,卻還有一項關於政變的工作會議要開。
經過了不算短暫的決議,眾人決定在十天之後,開始發動暫定名為光榮政變的起義。
至於時間為什麼時間定在十天以後。
因為有部分地區暫時還沒有完全準備好,十天已經是最短的時間了。
趙桂熠參考了曆史上的光榮革命,在政變中盡量不傷害他們的性命。
但這不代表做了惡事不會清算:
所有人的罪孽都會被記錄在本子上,待到事後再進行結算。
反正李唐皇室肯定不要再想存在了,哪怕留下一個小的孩子,都可能成為他們起義的對象。
這個時候的清君側,和幼帝上位,都是非常好的造反借口。
甚至是隋朝的一些將領,還有可能推舉隋朝的遺孤,反正就是各種亂。
至於怎麼處理?很簡單,殺過去就行了。
有一說一,所有皇室裏麵挨個殺過去,或許會有一些無辜之人。
但是十個裏麵殺九個,肯定會有漏網之魚。
若是按照現在人的眼光來看,直接挨個殺都不會有任何死有餘辜之人。
當然,按照他的理論來講,是不能隨意亂殺人的,趙桂熠也在暗中搜集了大量的證據。
證據的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這些證據,暴君和為民除害,有什麼差別?
兩者從本質上來說都是做的同一件事情,隻不過是有沒有掌握好輿論的差別。
到這個時候,真假早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悠悠眾口。
“好,所有議程內都已經商議完了,說說議程外的吧。”
“王鐵誌,你為什麼要慫恿趙桂熠,前去招惹皇室的事情?而且還曲解至理名言?”
說話的這人,也是很早就跟著他一起的“老人”,名為李明偉。
算是隴西李氏的一個分支後代,雖然名義上屬於貴族,但實際上家道已經中落。
隻有一個貴族的名義,連塊地都種不上。
家庭貧困也就算了,唯一賴以生存的土地,還被當地小地主兼並了。
因此一怒之下,加入了這個造反組織。
勞資都活不下去了,還在乎什麼貴族的名號?
王鐵誌雖然接受了教育,雖然改變了他外在,但本質上還是個流氓,聽到別人開始招惹自己,直接和李明偉吵了起來。
“這可是救命的事兒,救命的事兒,能叫曲解嗎?
再說,他要沒有子嗣,這國家也安定不下來呀。”
“我們不實行兄終弟及,父死子繼這一套,我們實行的是推舉製。”
趙桂熠也是適時的補充道,不想重蹈曆史三百年周期,就必須摒棄兄終弟及這一套,權利機構安能三世同堂?
關於最高掌權者,郭嘉政體的選擇問題,大部分人都默認的是趙桂熠講解的理想政體中,最推崇的元首內閣製。